按照中医学的“天人相应”理论,春季养肝是纲。孩子在春季容易肝脏功能偏盛,肝脏功能偏盛在中医学称为“肝火”。五脏之中,肝五行属木,脾五行属土,木克土。所以肝能克脾,肝脏功能太过旺盛就会损伤脾脏,导致脾虚。因此,家长应当抓住春季升发的时机,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小儿养护肝脏,畅达肝气,防止肝脏功能偏盛,从而间接保护脾脏。
一、小儿“肝火旺”表现
1、当肝火旺时,小儿的舌头、嘴唇、两颧偏红,有的小儿连手掌心都偏红,脉搏偏快,有口臭,大便干结。
2、小儿脾胃功能变差,往往易挑食,胃口较差,身体有明显消瘦的迹象。
3、肝火旺盛时,小儿很爱出汗、怕热,晚上睡觉时会踢被子、掀衣服,有的小儿甚至把肚子都露出来。
4、肝火旺时,小儿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明显变大,容易生气,甚至大喊大叫,哭闹不停,格外不听话。
二、小儿降肝火的养护方法
1、春季可以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防止“肝旺伤脾”。小儿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选择绿色蔬菜吃:中医说:“青色入肝经”,所以要养护肝脏,可以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特别是应季时令蔬菜,如菠菜、荠菜、西兰花、香椿、韭菜、芹菜等等,同时避免给小儿吃高热、辛辣、油腻、大补类的食物。不宜进食羊肉、狗肉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少食用会让小儿上火的油炸类食物。
另外,小儿的零食也要控制,不宜食用冷食、冷饮。多喝水春天比较干燥,孩子肝火旺可能是由于干燥缺水导致的,所以家长需注意在春天,尤其是早春和晚春时节多给小儿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毒素,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和毒素的排出,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需要注意的是,可以让小儿多喝白开水,但不要通过喝碳酸饮料补充水分。
2、按时排泄。家长应该培养肝火旺的小儿养成每天按时排便的好习惯。最好的排便时间是在每天早晨,以免排泄物在小儿体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毒素积累,损伤肝脏。
3、多休息。春天万物生发,也是小儿成长的季节,多变的天气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变化,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小儿注意多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因为小儿一般是在睡眠中成长发育的。晚间的睡眠时间,是小儿身体恢复的最佳时间,要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睡眠习惯。起居有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会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让小儿贪图睡懒觉,因为这样不利于阳气升发。
4、保持心情舒朗,春季木旺肝火盛,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如果小儿觉得不顺心,易哭闹,家长要帮小儿及时调节情绪,保持心情的舒朗;也可以早晚按摩小儿的太冲穴,起到平肝气、舒郁结的作用。
高阳县妇幼中医科您身边的健康养生专家-高阳妇幼保健院科室电话
科室
电话
科室
电话
办公室
预防接种
门诊
妇科门诊
生殖
健康科
产科门诊
皮肤科
妇产科
医护办
中医科
儿科门诊
眼科
儿科
医护办
收费处
即报处
医疗美容整形部
21
—高阳县妇幼保健院—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yzlwedy/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