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澡耳朵进水了,掏一掏;游好泳耳朵进水了,掏一掏;耳朵痒了,掏一掏……有些人甚至将其作为一个“爱好”,觉得掏一掏耳朵很舒服。然而,耳鼻咽喉科专家指出,掏耳朵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可能引起大麻烦。
//掏耳朵是引起外耳道炎常见原因//外耳道炎是耳鼻咽喉科非常常见的疾病。
临床多见的是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内的灼热感、疼痛,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可以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如果急性期未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有可能迁延不愈变为慢性外耳道炎。
除了细菌可引起外耳道炎之外,有部分外耳道炎是真菌引起的,称为真菌性外耳道炎,以耳朵痒、耳内潮湿为主要表现。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区别//相较于外耳道炎,多数人对中耳炎更为熟悉。那么这两者到底该如何区分呢?舒医生指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分:
1.位置不一样外耳道炎发生于鼓膜之外,主要在外耳道,当然炎症向内发展的话,也可引起中耳炎。而中耳炎发生于包括鼓膜在内的中耳。
2.临床表现不一样外耳道炎疼痛表现为耳廓的牵拉痛,甚至是跳痛,对于听力的影响一般不明显;而中耳炎有听力减退,早期剧烈耳痛,流脓、鼓膜穿孔后疼痛缓解。另外,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外耳道炎鼓膜是好的,或者鼓膜有充血,但鼓膜不穿孔;而中耳炎会有鼓膜红肿或穿孔的情况,分泌脓性分泌物。
3.病因不一样外耳道炎主要是因为挖耳损伤了皮肤,或者外耳道进了脏水后,使外耳道正常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所引起的。但是中耳炎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常发生于感冒之后,或是不清洁的水使得病原体自鼻腔进入中耳。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一旦耳朵发生疼痛,要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外耳道炎,一般通过治疗可以很快恢复。
从治疗方法来说,一般外耳道炎采用局部滴消炎药水治疗。严重的需要全身给予抗菌素治疗,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给予止痛药处理。而如果发生了特殊的坏死性外耳道炎,那么需要及时的全身性抗生素等治疗和并发症的控制,必要的话则需要手术处理,及时清除坏死的病灶。
细菌性的外耳道炎通常治疗1~2周即可痊愈;但真菌性的外耳道炎很容易反复,治疗时间比较长,需要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规范治疗。
//耳朵进水如何处理//我们在洗澡或者游泳的时候,总有可能会遇到耳朵进水的情况,那么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外耳道清理法: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手掌吸水法:把进水耳朵歪向下,用同侧手掌紧压在耳廓上,屏住呼吸,后迅速松开手掌,连续几次。
棉花蘸吸法:用脱脂棉或吸水纸,卷成捻子,轻轻探入进水耳朵。
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
单足跳跃法:手按紧一侧耳孔,偏头使另侧进水耳部朝下,另侧单脚跳跃。
//外耳道炎及中耳炎的预防//纠正不良的挖耳习惯:常挖耳朵会使耳朵皮肤变干燥发痒,把细菌带入外耳道,引起发炎,如果造成鼓膜穿孔,可能引起中耳炎。若分泌旺盛致耵聍栓塞者,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清理。避免将异物塞入耳道: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小虫进入耳道,勿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再用棉签轻轻擦去耳内残留的油。避免游泳性耳炎:洗头、洗澡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应避免游泳,否则污水灌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如果耳朵进水自己无法处理时,应及早就诊。避免气压损伤:乘飞机、潜水或高压氧舱治疗中,要注意反复做吞咽动作,以调节中耳内外气压变化,减少气压损伤。注意鼻腔保健:切勿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要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同时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鼻咽部疾病,以减少中耳感染的机会。日常生活中大家应牢记以上注意事项,减少外耳道炎及中耳炎的发生。如有耳部不适,医院请医生诊治。养成良好的爱耳护耳习惯,就能远离许多耳疾,保持正常的听力。
健康-
-
传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