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猫友不知道猫咪洗耳朵的正确处理方法,下面搬运了关于常见耳病的小常识以及正确洗耳朵的步骤讲解。
关于疑似耳螨马拉色菌,医院做个耳检确诊以后再行用药,虽然用的药都大同小异,但是有些药诸如耳肤灵,是有一定毒性的,用多了反而对猫不好,只有对症下药才会事半功倍,所以谨慎用药。
外耳道感染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所引起,最常见的病原包括:中间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败血性巴氏杆菌以及厚皮马拉色菌。链球菌、棒状杆菌及大肠杆菌则不常见到。
临床症状包括摇头、耳部抓伤及耳部分泌物。严重而未加治疗的感染,特别是如果同时伴发严重的面部皮炎时可引起外耳道狭窄,严重的外耳炎也可能导致鼓膜破裂。
?临床症状:外耳道有分泌物则高度提示可能发生外耳炎,分泌物常常恶臭,黑色的分泌物常常与马拉色真菌感染有关,而黄色分泌物常常与小的棒状杆菌感染有关。抓伤耳廓后部及摇头很常见。
?细胞学检查:可采用染色涂片对感染的细菌进行分类,如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小的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的棒状杆菌(通常为大肠杆菌)或真菌(常见厚皮马拉色菌),这些检查结果对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极为重要。
?耳镜检查:可通过耳镜检查检查鉴别耳螨、残屑蓄积的程度、异物、肿瘤性肿块及鼓膜是否完整,采用这种方法检查时通常需要镇静。
?抗生素治疗:存在细菌感染时可进行局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应基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和细胞学检查。
?抗真菌治疗:如存在真菌感染(常见厚皮马拉色菌),则可局部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克霉唑或咪康唑)。对有抗药性的感染可用氟康唑(50mgq12~24hPO)或伊曲康唑(5mg/kgq12hPO)治疗。
??避免采用棉签擦拭清洁耳道,因为可能会使耳道内的碎屑更深。如不得不清洗外耳,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这样较为有效且安全,能有效除去表面的蜡样碎屑。————以上摘自《猫病学》第四版
耳螨主要寄生于外耳道,也会跑出外耳道至皮肤上,会刺激耵聍腺,使得外耳道充满黑褐色干燥的耳垢,耳螨会以皮屑及组织液为食物,所以猫咪的耳道及皮肤就会接触到耳螨的唾液抗原,有些猫咪最终会对此抗原敏感,因而产生严重的痒觉而瘙痒,其生命周期为21天。
大量黑褐色干燥耳垢,耳朵瘙痒,甩头。
诊断包括病史询间,耳垢显微镜检查,有时以耳镜检查外耳道可看见白色移动小点。
已有很多外用耳滴剂可以使用,但以Tresaderm(地塞米松)最容易滴用且刺激性小,每日两次,每耳3~5滴,滴用三周,缺点是昂贵且需冷藏。Acarexx是一种0.01%的伊维菌素悬浮滴剂,只需滴用一次即可。大宠爱及爱沃克两种皮肤滴剂也是都有不错效果,每个月滴用一次。伊维菌素针剂0.02mLkgsc每1~2周一次,共3-5次,也有可靠效果,但未被允许如此使用于猫,且有少数猫会有短暂失明及神经症状,已不建议使用在此用途上。当耳垢很多时,最好能进行耳朵的清洗,Epi-Otic(Virbac)(维克耳漂)是不错的选择,滴数滴洗耳液于外耳道内直至看见液面,按摩耳根部五六下,让猫咪甩头,如此重复3~4次直到外耳道耳垢清除,之后可以每周清洗1~2次。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则预后良好。
——以上摘自林政毅博士《猫博士的猫病学》一书
常用药物
硼酸冰片是很多猫友喜欢推荐的耳螨、马拉色菌常用药,相对其他治疗性药物,比较廉价易得,广受好评,但楼主没用过,对其见效期和副作用持保留态度。
硼酸为弱防腐药,对细菌和真菌有弱的抑制作用,刺激性小,用于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冰片主要成份为龙脑,异龙脑均有耐氧作用,均有镇痛作用。冰片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及温和防腐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及部分致病性皮肤真菌等有抑制作用。但需注意耳道有伤口的情况下可能刺激性较大难以接受,另外也不能长期使用以免造成耳痛等副作用。
耳肤灵是常见的耳螨药物,常常配合耳漂使用,双管齐下,但是价格相对昂贵,且开封后有效期短(通常默认28天)。
耳肤灵是一种抗菌作用的新霉素,主要成分是氯菊酯、硫酸新霉素、制霉菌素、曲安耐德等。硫酸新霉素:对引起皮肤感染的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等高效,对假细胞菌属和链球菌作用稍弱。制霉菌素:多烯类光谱抗菌药物,对各种真菌引起的感染有效,如念珠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曲安奈德:可抗炎、抗敏、止痒、止痛。氯菊酯:合成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为杀螨剂和杀虫剂,作用于钠离子通道而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杀螨虫、抗体外寄生虫。
由于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另有文献说耳肤灵有几率造成肾脏损伤(未证实),使用过程中请注意用量和用药频率,一般推荐隔天一次,且不建议长期使用。
??
伊曲康唑一度被认为是患有轻微到严重疾病而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猫抗真菌的首选药物,其剂量为5mg/kgq12hPO,与饲料一同用药,胃部的酸性环境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呕吐、厌食或沉欲等不良反应,但可能性小于碘化物和酮康唑。虽然猫对伊曲康唑有很好的耐受性,但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清检查,评价是否发生肝脏毒性。在具有肝脏毒性临床迹象的猫(即厌食和黄疸),应停止用药,或至少是暂时停药。无症状而只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猫,可不必停止治疗,但仍需在临床上及生化上密切监视。
??
目前可供采用的氟康唑剂型较多,其作用为伊曲康唑的替代药物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该药物在眼睛、中枢神经系统及泌尿道的穿透能力也比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更高,而且肝脏毒性也比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更小。一般认为其疗效也更好,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隐形球菌的治疗效果有待评价。该药物确实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和CSF达到治疗浓度,但即使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患有传播性疾病的猫对两性霉素B的反应可能更为快速。在妊娠期内禁止使用任何咪唑类药物。
文章转载自豆瓣,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作者:我不是浅栀若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