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是一个大家都很喜欢的一件事。清理了污垢,放松了心情!很多人掏完耳朵都感觉到很爽,为什么呢?但是医生总建议少掏耳朵,为什么呢?
先说说耳朵眼里面都有什么。
耳朵的结构
从外耳朵眼儿到里面的鼓膜是外耳道,一个“S”形弯曲管道,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刺激对中内耳的刺激。外耳道内表面覆有一层皮肤,与下方的软骨膜或骨膜紧贴,不易移动。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患疖肿时,异常疼痛。在软骨部的皮肤,内含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与汗腺相似,其分泌物为耵聍,有保护耳道的作用。耵聍与脱落的上皮及尘埃混合后形成耳垢。耵聍富含油质,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能驱逐飞入耳内的小虫,捕获入侵的灰尘、细菌,减少进水对皮肤的侵蚀。
平时耳道内的“耳屎”通过传送带一样的操作,被送到外耳道口,我们嚼东西、说话、打哈欠等张口的时候,风干掉的“耳屎”就会自行脱落排出。所以大部分人其实是不用掏耳朵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对掏耳朵这种事情这么喜欢呢?首先、我们的外耳道皮肤有非常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会把外部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人体最敏感的器官——大脑,从而激起愉悦的快感。其次,掏耳朵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分泌血清素,而血清素是让人感到放松,压力释放。
掏耳朵的危害
01
损伤
当工具进入狭窄的外耳道,盲目探索、清理,就有可能损伤外耳道,甚至出现鼓膜穿孔。
02
感染
当过度的掏耳朵,改变了外耳道的环境,甚至出现损伤,或者棉签遗忘在外耳道内,就会出现感染。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外耳道霉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
外耳道炎
外耳道霉菌感染
03
肿瘤
外耳道受到频繁的刺激,有可能出现癌变。
如何正确的掏耳朵?
1、不要管它:一般的耳屎都能自行排出。
2、到医院清理:如果确实耳屎堵塞了,耳闷、耳痒、耳痛等症状,医院清理。
3、不要去采耳店:采耳店人员技术上参差不齐,操作不慎,损伤耳朵。大部分工具消毒不合格,一旦感染,因外耳道狭窄、潮湿,不易治疗。
(耳鼻喉科曹会玲)
院办公室(宣传科)编辑发布
策划:李文兵审核:赵鸿渐
内容确认:相关科室负责人
编辑、校对:李海燕陈姝羽
投稿邮箱:
cwxrmyyxck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lwedy/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