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治疗 >>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50岁大叔下肢又红又肿,大腿根也肿,凶手

来源:外耳道炎治疗 时间:2021-3-29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医院星标我们

医生,快帮我看看,这只脚又肿又痛,已经一个星期了,而且越来越严重了!

还有左边大腿根这里都肿了!

那天,医院全科医学科张佳副主任医师的诊室来了一位50多岁大叔。

一坐下来,大叔就卷起裤脚,露出“触目惊心”的左脚,肿得像个红萝卜。

高能警告

戳图查看

张医生检查发现,大叔的左脚和小腿发红肿胀,皮温增高,左侧腹股沟的淋巴结都肿大了。

考虑到病人下肢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可能伴有淋巴管炎,张医生问他:“前段时间脚有没有受伤?皮肤有没有破损过?”

大叔回想了一会儿说:“大概前几天用牛角梳刮了一下痧,但是皮肤应该没有破啊!”

张医生又问大叔血糖是否正常,理清思路后,给大叔开了检查。

果然,检查发现,大叔的白细胞、炎症指标都明显增高,随机血糖高达15.6mmol/L!

原来,大叔原本就有高血糖,只是自己不知道。而高血糖是皮肤感染的高危因素,加上刮痧,就导致了皮肤破损,进而引发皮肤软组织的感染。于是,大叔“触目惊心”的“萝卜脚”就这样诞生了。

图源:基因情报局

针灸丨推拿丨刮痧…

不能乱用,不是每个人都能用

如今,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和不规律作息,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有一些人喜欢用中医理疗等手段来调理身体、舒缓身心,比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等。

正确使用这些中医理疗方法,确实益处多多。但不能自己随便用,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大量的人在用中医理疗,但是关于中医理疗的禁忌症、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大家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细说一番。

刮痧

功效

传统医学认为它可以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驱寒解痉、软坚散结、扶正驱邪。

这些人不能刮痧!

01

有出血倾向者

如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

02

危重病症

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等。

03

急性传染病或传染性皮肤病

如疖肿、痈疮、破溃或不明原因引起的包块等。

04

急性扭伤或骨折的患者

05

年老体弱者及孕妇或经期妇女

06

过度饥饿、饱腹、疲劳或醉酒者

07

对刮痧恐惧或者过敏者

08

禁忌部位

眼睛、舌头、嘴巴、耳朵、鼻孔、肚脐等。

刮痧注意事项

术前:选择好的环境,注意保暖避风。选择合适的体位,做好消毒工作。

术中:注意手法、力度、刮痧时间,若不慎造成皮肤破损,易增加感染机率。

术后: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避免风寒。

拔罐

功效

拔罐具有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调理肠胃的作用,故对疮疡肿毒积聚、风寒湿痹,各种痛症及胃肠系统病有一定疗效。

这些人不能拔罐!

01

中度或重度心脏病

02

全身性浮肿、癌肿

03

有出血倾向(如血友病、紫癜)

04

白血病

05

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

06

局部皮肤静脉曲张者

07

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均应禁用或慎用

拔罐注意事项

拔罐前:摆好体位,选择合适大小的罐具,做好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

拔罐中:拔罐部位以肌肉、皮下组织丰富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血管浅显处、胸壁、皮肤细嫩处、疤痕处、鼻眼乳头骨突处、皮肤松弛有较大的皱褶处是不适合拔罐的。前一次拔罐部位罐斑未消褪之前,不宜原处拔罐。

拔罐后:

1.不能立即洗澡,刚拔完罐之后皮肤处在较为脆弱的阶段,立即洗澡可能会诱发感染!

2.不要抓挠拔罐部位,若不慎抓破形成伤口,增加感染机率。

3.拔罐后皮肤上可能会出现水泡,可以用碘伏每天消毒以预防感染。

4.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针灸

功效

针灸应用范围广泛,在对四肢关节劳损炎症、脑和心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胃肠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艾滋病、戒毒、抗衰老等均有一定效果。

但是在针灸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意外,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断针、血肿、剌伤脏器、感染、过敏等。

针灸常见的不良反应

01

干扰正常生理功能

①面瘫针刺面部穴位留针时可引发剧烈咳嗽;

②减肥患者针刺后因口渴难忍而无法坚持;

③针刺后引发盗汗;

④耳穴贴压治疗数次后致患者嗜睡;

⑤某些时间段针刺某些穴位可以抑制卵泡生成等。

02

针灸过敏

针灸过敏与患者的体质有关,临床用的毫针大多为不锈钢的金属制具,若患者对金属过敏,轻则引起局部皮肤瘙痒红肿,重则发生水泡。另有面瘫患者艾灸面部引起局部水肿,甚至有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威胁生命。

03

加重病情、诱发宿疾

很多患者因初次接触针灸治疗而精神高度紧张,或者本身就惧针,再加上酸、麻、重、胀的针感刺激,从而加重原有疾病、诱发宿疾。

另外,针灸中某些穴位本身就具有特异性,如:

素髎穴有很强的升压作用,若原有高血压患者针刺素髎穴就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发生危险。

电针足三里治疗胃溃疡胃脘疼痛患者可致胃溃疡并发穿孔。

鼻咽癌放射后遗症过程中联用电针或耳穴贴压可引起疲劳加重。

04

针灸依赖症

又称针灸心理依赖,是指患者对针灸治疗产生的一种心理及生理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超过了单纯对疾病的治疗,从而表现为对针灸的一种依赖。具体表现为针灸后躯体感到舒适,精神上有放松及欣快感,一旦停针即感到精神和躯体的不适,或者原有症状加重。

05

其他:包括针感滞留等

如何正确对待中医理疗?

中医理疗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实践检验,有其独立及完整的理论系统,应用广泛。

但我们要认识到它局限性,明确适应症,排除禁忌症,在治疗的前、中、后三个时段都予以重视,特别是皮肤软组织的感染,在中医理疗中并不罕见。

因此,如果有需要,建议大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中医理疗,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皮肤破损导致感染。伴有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情况的患者,需慎行中医理疗。

参考文献:

[1]司世雷.刮痧的治疗作用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J].健康向导,,17(1):44-45.

[2]魏加涛.拔罐治病有学问[J].家庭用药,,(4),47-47.

[3]王金山.细数拔罐的5+2[J].家庭健康:医学科普,,(1):44-44.

[4]王丽梅,杜艳军.“针灸不良反应”的再认识[J].上海针灸杂志,,32(11):-.

[5]王宇恒,常存库,黄寅焱.针灸疗法禁忌症的历史探究[J].针灸临床杂志,,21(7):49-50.

[6]张永树.正确认识针灸适应症[J].中国针灸,,12(12):-.

来源:医院全科医学科作者:潘斌韬审核:张佳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欢迎分享

在看扩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zlff/6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