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隆汇·巋獨在当前市场低迷情绪下,汽车租赁行业仍热闹非凡。近日,国际租赁三大巨头赫兹、安飞士、Enterprise分别牵手苹果、谷歌Waymo、自动驾驶初创公司Voyge,驶入自动驾驶领域。回看国内汽车租赁市场,主打分时租赁模式的立刻出行、PonyCar小马用车、TOGO途歌、首汽Gofun等服务平台陆续宣布完成巨额融资,除了这些主场企业外,还有不少出行巨头也早已入局,包括神州租车、一嗨租车、滴滴,甚至就连生活服务类平台美团也难掩这万亿蛋糕的诱惑的垂涎之心。而在众多玩家里,不乏流量与资本的光环,不过对于依赖线下运营能力的国内分时租赁市场,在这场共享出行市场争夺战中,作为重资产及运营的汽车租赁企业显然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港股租车第一股的神州租车8月14日下午发布年中期财报中,我们也看到了些许期待。二、港股租车第一股,攻守兼备先简单说下背景,神州租车成立于年,业务主要涵盖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融资租赁三大块,其中汽车租赁包括分别面向企业和个人的长、短租服务,二手车交易为车辆的残值管理环节,融资租赁作为推动力。实际上长租服务是通过为神州专车提供车队,来运营网约车服务,业务协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运营效率。不过受网约车竞争及新政影响,为了平衡效率及变化带来的影响,公司正积极投入更体现自身优势的领域,在去年公司宣布今年将正式进军分时租赁共享出行市场,作为国内汽车租车龙头,此次战略升级对于自身及市场的意义重大。1.进可攻,退可守我们来看看公司财务经营状况:汽车租赁业务平稳增长,车队租赁业务大幅下降。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租赁业务总收入24.93亿元,相比同期增长2%,其中汽车租赁业务(短租自驾)收入延续强劲增长势头,为20.73亿元,相比同期增长19%。而受车队租赁业务为4.09亿元,同比下降40.2%。经调整净利润约为3.36亿元,相比同期增长7%,经调整EBITDA约为15.27亿元,同比增长5.4%,经调整EBITDA比率为61.3%,同比增长2.3pp。公司主营业务增长表现强劲,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车队规模持续扩大,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单位车辆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从现有车队规模来看,截至年6月30日,公司车队总规模为辆,相比于年同期增长23.84%,其中汽车租赁车队规模为辆,同比增长38%。从汽车运营效率来看,平均每日汽车租赁车队规模为辆,相比年同期增长38.04%。从车辆经济效益来看,单辆车日均租金及日均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截至年上半年,汽车租赁车队车辆平均日租金为元,同比下降5.1%,单车日均收入为元,同比下降13.75%。会员及客户数量显著增长,移动端贡献超八成。截至年6月30日,公司注册会员人数超过万人,同比增长32%。客户总数约为万人,同比增长31%。年上半年,来自移动端订单量比重上升至85%。截至年6月30日,手机应用程序下载总量约为万次,并且在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客户流程及管理系统的线上转化。二手车销量战略性收缩近四成,为进军分时汽车租赁市场提供核心资源。年上半年,公司二手车成本售价比率为%,基本保持车辆收支平衡,期间共出售二手车辆,相比年同期下降超六成。据财报,公司战略性地减缓汽车退役速度,为分时共享服务提供车辆供应,并且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实现车辆的全面智能化,截至年7月,已有53%的汽车租赁车队完成智能化,可供自助租赁,其中经济型车辆智能化比例高达74%。分时共享服务进展迅速,与现有业务体系协同效应显著。从分时共享服务推出不到两个月,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6个城市,并且为现有业务提供了更多新增客户,同时提高了车队的整体运营效率。截至年7月31日,约20%汽车共享新客户已转化为汽车租赁客户,期间平均每日汽车租赁车队规模为辆,同比增加38%。目前来看,公司处在战略转型的过渡阶段,业绩增长总体而言趋于平稳,在车队规模、车辆运营效率、新增客户数量等核心经营指标均稳中有升,残值管理方面更趋成熟。单车租金的下调,反映了公司动态的定价调整策略,也是其规模效应提升带来的成本竞争优势。移动端更是展现出不俗的爆发力,而且得益于本身的经营优势,分时共享服务方面的进展也比较迅速,并与现有的业务体系形成更强的协同效应。从短期来看,长租业务的收缩对业绩会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因为比重较小,且短租业务的强劲增长,明显平抑了这种影响,使得业绩整体增长趋于稳定。从长期来看,聚焦自身更有优势的分时租赁市场,业绩增长空间及增速也会更令人期待。另外,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平稳,账面现金充裕,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2.共享出行千亿级蓝海市场,租车龙头后发优势明显在年轻消费群对于出行需求日益增加、技术升级以及政策等主要外部因素驱动下,中国汽车租赁市场正在朝一个全新的时代迈进,分时租赁作为汽车新兴租赁模式的代表,已是大势所趋。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相比于百年发展历程的欧美成熟市场,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发展仅三十年,分时租赁市场自年车纷享成立,标志分时租赁行业元年开启也才7年时间,尚处于初期,渗透率较低,同时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私家车高保有量及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国内正处于私家车普及中期,国内分时租赁市场空间巨大。(信息来源:中金公司)从需求端来看,截至年12月末,中国汽车驾照持有人数达3.4亿,而私家车数量仅为1.87亿,近1.6亿人处于有证待驾状态。据初步测算,如果这1.6亿无车的“本本族”10%的需求采用分时租赁,则分时租赁市场空间将达千亿级。从供给端来看,行业供给明显不足。截至年全国分时租赁行业车辆总规模达到12万辆,实现营收17亿,单车日均营收不到40元,平均单车使用不到2小时,行业整体利用率处于盈亏平衡点下方。供需产生的巨大缺口,即便机会诱人,不过因为行业存在较高的门槛,也并非坐拥流量的巨头所能轻易颠覆,对于拥有线下服务网络、庞大车队规模及管理调度经验优势的租车头部企业而言,确是可把握的战略机会。因为从发展特点来看,分时租赁是一种天然的重资产运营模式,线下网点、停车资源的布局密度及规模要求很高,具有强规模效应,而且由于电动化趋势加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分时租赁模式的标配,而新能源汽车监管趋严,牌照及充电桩资源是进入的又一重要壁垒。我们认为,神州租车有足够的优势,在共享出行乃至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后发先至。一方面,公司依赖10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依然显著,这也为其在快速赢得分时租赁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得益于此,公司在正式进入“新战场”至今不到半年,进展十分迅速。不到两个月时间,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6个城市。另一方面,以公司为代表的神州系正从产业链上游到产品终端多方位的布局,让外界充满了期待。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年6月,神州系宣布领投互联网汽车品牌小鹏汽车22亿元A轮融资,在今年7月,便陆续传出关于收购长江汽车母公司五龙电动车的控制权、与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商——普天新能源、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消息。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公司欲从汽车产业链下游向上游延伸,实现产业链覆盖,价值链延伸,并有望获得新能源汽车这一生产准入的王牌。在业务模式方面,公司在积极推进自助取还车模式的改革,并且收效明显。截至年7月,公司已实现53%的汽车租赁车队智能化,经济型汽车转化的比例为74%,逾个新增自助租赁点投入营运,公司30%的租赁交易通过自助方式完成。同时,公司计划年底前完成车辆的全面智能化改造,据悉,这将是全球首家完成自助取还的租车公司。据业内人士称,安飞士虽目前完成数量方面更多,不过全部完成要到年。按公司现有租赁车队规模辆计算,根据我们上面提到的年的全国分时租赁市场车辆总规模为12万,即便按新能源车近两年平均增速50%来预估,公司的产能将占到行业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在产品的用户体验优化方面,表现也值得期待。据悉,近日公司旗下共享出行服务平台iCar推出免押金服务,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租车的门槛,并且结合多车型、超低价的竞争策略来谋取市场领先优势。综上来看,公司在分时租赁市场大有可为,并且有望依托这一战略升级,完成新能源汽车赛道布局,后续发展,值得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zl/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