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享一个小故事:他是一个年轻的画家,但他很孤独,因为他贫困潦倒,无人赏识。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虽然报酬极低,但他仍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他无钱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间废弃的车库代替。可事情并没有如他期望的那样出现转机,微薄的报酬仍然入不敷出。他如一只困兽,在昏暗发霉的车库里等待命运的安排。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他熄了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他夜夜失眠,手中的画笔也颓然搁下,没了灵感,没了生机。 更令他心烦的是,每次熄灯后,老鼠就“吱吱”地叫个不停,他想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能听到它在自己床边的跳跃声。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寂寞的午夜与自己相伴。 那只小老鼠不只在夜里,白天偶尔也会大摇大摆地从他的脚下走过。他没有吓唬它,它便得意忘形地在不远处做各种动作,表演着精彩的杂技。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小老鼠也心安理得地分享着他的面包。到最后,它竟大胆地爬上他的画板,并在上面有节奏地跳跃,他默默地享受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意。 不久,年轻的画家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是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机会,他似乎听到理想的大门朝他“吱”的一声开了一条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坎坷的。他设计的好多卡通形象被一一否决,他再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有作画的天赋。 在一个漫长的午夜,他突然听到“吱”的一声,那是老鼠的叫声。那一刻,灵光乍现,他拉开灯,支起画架,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一个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 这位年轻画家就是后来蜚声世界的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 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如果不是这样,谁会想到,曾经在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生活过的老鼠,会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卡通形象?谁又会想到一度迷惘与失败过的迪斯尼会名噪全球呢? 把耳朵叫醒,注意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种声音是属于成功的。
看完上面的小故事,相信大家了解到了耳朵的重要性。耳朵作为人的五官之一,与每个人的外在形象有很大关联,更是掌管着我们的听力能力,由此可见耳朵对我们非常重要。
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耳朵痒痒、发炎、甚至化脓等这些耳部不适症状,这个时候医生常常会开一些滴耳液,用以抗炎杀菌、消肿止痛,对用法也只是简单交代一下,或者直接告诉患者按说明书用药。那么,您知道滴耳液怎样使用吗?
1
使用方法
1.首先,在使用滴耳液前应认真清洁双手,然后用药棉清洁外耳道。
2.滴耳液在使用之前应确保其温度与体温一致,否则易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前庭器官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当滴耳液的温度过低时,会打破内耳的温度平衡,内耳前庭器官受到冷刺激后,就会引起眩晕、恶心。因此,为避免刺激内耳前庭器官,滴耳液的温度最好和体温保持一致。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使用滴耳剂时,可事先把药瓶放在手心握一会儿,或者把滴耳液瓶放到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温一温,当药液温度与体温接近时,摇匀后使用。
3.有的药品说明书上有明确要求,滴耳后进行约10分钟的耳浴。什么叫耳浴呢?简单来讲,耳浴就是将药物滴入耳道,浸泡一段时间,以使耳内黏膜充分吸收药物,从而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类似于给耳朵泡澡。耳浴要求取侧卧位,患者外耳道口向上,将滴耳液滴入外耳道,并尽量充满外耳道,就取这种位置静置十分钟,然后变换体位,将药液倒出来,即称为“耳浴”。耳浴时每次应有足够的药液,最好充满外耳道至少5滴,保持滴耳姿势浸泡10~15分钟,使药液与外耳、中耳患处充分接触,以增强疗效。
4.滴耳液滴耳,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病情选择用药,使合适的药物作用于耳部病灶处,起到抗炎杀菌、消肿止痛或软化耵聍的作用,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2
常见滴耳液的适应症及用法
1)抗生素类滴耳液:如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外耳道炎、中耳炎。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3次。滴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根据症状适当增减滴耳次数。 洛美沙星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均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次,点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根据症状适当增减点耳次数。对小儿滴数酌减。
2)双氧水:3%过氧化氢溶液即为洗耳双氧水,能分解释放出氧气,是强氧化剂,具有抗菌、清洁、除臭作用。适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滴药前清洗外耳道脓液,可用干净的棉签吸干脓液,然后滴入双氧水,滴满耳道,浸泡5~10分钟,既可消毒,也能将耳道里一些比较硬的污垢软化。浸泡消毒完成后,用干净的棉签将耳道内的双氧水吸干,可再滴入其他治疗用耳药。
3)酚甘油滴耳液:用于急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时,以及外耳道炎症的杀菌、止痛和消肿。每日3次,每次3?4滴。 注意,要用于鼓膜未穿孔前,穿孔后不要再用。一般只用3—5天,不宜久用,因久用可使鼓膜增厚,导致听力下降。
4)碳酸氢钠滴耳液:此为碱性溶液,有溶解、软化耵聍、痂皮的作用。用于外耳道耵聍栓塞,每日5?6次,每次滴数滴,2?3医院冲洗取出耵聍。
3
注意事项
1.滴耳液若为混悬液型,须摇匀后使用。
2.滴药时须牵引耳壳将弯曲的耳道拉直滴入外耳道内。注意成年人应向后上方牵引耳壳,儿童应该向后下方牵引。滴药液时不应让滴耳液瓶口或滴管接触到耳朵,尤其不要接触到病灶部位或渗出液体脓液等,以免污染滴耳液。
3.滴耳液一经打开,就要在一定时间(1个月)内用完。放置过久的滴耳剂效价会降低或变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感染。
4.同时使用几种滴耳液时,可相隔1~2小时交替滴耳。
5.长期使用抗菌药可引起局部菌群失调,抑制了细菌生长,促进了霉菌繁殖如外耳道及乳突腔内出现白色或黑色霉菌团(丝),使原来不致病的真菌成为致病源,应引起重视。因此,抗菌药滴耳液滴耳通常不宜超过7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二重感染。
6.不要随意使用他人的滴耳液,也不要将自己的滴耳液随意给他人使用,以免传播致病细菌,耽误病情或引起耳部新的感染。
撰稿:高鹏凯
编辑:闫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zl/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