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随着气温节节升高,很多人喜欢到泳池消暑,但专家提醒,不少人有个坏习惯,平时有空喜欢掏耳朵,而下水游泳前后也习惯清理耵聍(耳屎),殊不知,过于频繁地清理耵聍,容易人为引发外耳炎。当前正是外耳道炎高发的季节,预防该病首先就要在游泳锻炼后,及时清出耳道的水但不能乱掏耳朵。
不当掏耳外耳道易发炎
南方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田广永近日接诊了一位张女士,她平时一有空就喜欢掏耳朵,有时洗完澡或游泳后,也喜欢掏耳朵,甚至在没有棉签的情况下,她随手抓到啥就用啥抠起来,有时越掏越痒,越痒越想掏,导致最后耳道呈弥漫性肿胀,不时出现耳朵内痒,痛,并伴发热,听力下降的情况,被专家诊断为因不当掏耳而患上了外耳道炎。
田广永解释说,人的耳道非常脆弱,经常抠耳朵,不仅会把细菌带进去,还会因异物的反复刺激,增加瘙痒的程度。一旦手重了,损伤到外耳道皮肤,必然给各种病菌留下侵袭的机会。田广永解释,外耳道炎的常见病因主要为外耳道局部环境改变,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易被细菌侵入感染,身体免疫力降低等。
不抠或少抠耳朵可预防
田广永指出,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诱发或是加重耳鼻喉疾病。预防外耳道炎,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不抠或少抠耳朵,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尽量不在外面接受掏耳朵服务,游泳锻炼后,最好及时清出耳道的水。令外耳道保持干燥洁净。
擦去污秽时,切忌粗暴或反复用力擦。在洗澡或洗头后,当耳朵进水的时候,应该让耳朵向下,压住耳屏弹跳;或者将干毛巾、干纸巾、棉签放入耳朵,将进入耳朵的水清出来。一旦出现耳闷、耳痒的症状,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如果耳朵经常感到瘙痒,可以涂擦一些药物缓解。
专家提醒:在外耳道炎发作的时候,患者往往有耳朵疼痛、发痒、流水等症状。很多患者家属在此时喜欢用棉签等工具掏耳朵。不过这样做可能会帮倒忙,给后续治疗带来麻烦。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映平通讯员陈晓霖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陈映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