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达二十多个名称,堪称节日别名之最。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在湖南,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端午习俗特色。
为什么不说“端午快乐”?
“现在才弄清楚,祝亲朋好友‘端午节快乐’是不恰当的,好比清明节,没谁祝谁快乐的……”网民“阳光youth晓敏”说。
为什么呢?复旦大学民俗学教授郑土有说,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
在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一是吃“五黄”,即名称中带有黄字的食物,寓意“青黄不接”的时候“接起来”;也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古语曰“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二是要拴葫芦、扫把,挂五毒图。三是采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门上。民间还有给孩子戴五彩绳、挂小辣椒、穿老虎鞋,在孩子头上写“王”字等习俗。都有驱除灾害、瘟疫,求安康、吉祥的意思在里面。
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类似于今天的“公共卫生日”。因此,说“端午祥瑞”“端午安康”,显然就贴切得多。
端午节到底为了纪念谁?
据悉,端午节的别称已多达二十多种,端阳节、重五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纪念屈原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端午节因屈原之死而有了浓烈的悲壮色彩和“祭祀”风俗。其实,它也是另一位古代英雄伍子胥的纪念日。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马晓坤说,当年吴王夫差罔顾辅臣伍子胥谏言,反而听信奸臣挑唆,赐其自杀,并于五月五日将其尸体投入江中。由此,伍子胥成为民众在这天必须追思的冤魂。
在南方一些地区,端午还有“尽孝日”的意思。马晓坤说,东汉年间,十四岁的曹娥小姐因父亲溺江而亡,沿江哭寻,因不见尸首而投江自尽。父女俩的尸体在五月初五那天浮起,曹娥的两手竟从背后抱住父尸。因此,曹娥被誉为“孝女”典范,被乡民所怀念。
同时,端午也是古老的亡灵纪念日之一。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说,世人要在这天悼念那些不安的鬼魂,祈求它们离去。这个亡灵纪念日后因佛教传入而发生位移,被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替代。
“端午的初始功能,在岁月侵蚀中变得暧昧不清,只有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草、石榴和胡蒜等的祛邪风俗,还约略暗示着它与鬼魂的关联。”朱大可说,菖蒲叶片状如宝剑,方士们称其为“水剑”,后又引申为“蒲剑”,据说可斩各种妖魔鬼怪。
挂菖蒲艾草
“(民众)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劝慰冤死的亡灵,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驱除恶鬼,这种方式构成了端午习俗的真正母题。”朱大可说。
屈原不姓“屈”
屈原真实姓芈(mǐ)
对!就是《芈月传》的芈
来来来,科普时间到~
▼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最近正在播的剧《思美人》,其中马可饰演的屈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说自己姓屈。
单纯的孩子们带着学习的心去了解屈原,就这样被带坑里了。
一部讲述屈原一生的故事居然连人家的姓都搞错了,说到这里小编就要替屈原做个自我介绍了:
《史记》云:“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国国君姓芈,国姓是芈,屈原是楚国贵族,所以同样姓芈。
楚国国君姓芈,至少在春申君黄歇代楚自立之前,楚的国姓就是芈。屈是屈原的氏,当时姓与氏分开。如《始皇本纪》:“(嬴政)姓赵氏。”
弄清了这些真相后
湖南的小伙伴们知道该怎么过端午了吗?
1
端午习俗
在湖南不少地方,尤其是土家族,一年有两个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第一个端午,又叫小端午,是女儿回娘家过端午。而农历的五月十五就是第二个端午,又叫大端午,是做母亲的给出嫁的女儿送粽子,一般就是母亲一人去女儿家送粽子,不像小端午那么隆重。而苗族端午则过龙船节。
湖南城乡,尤其是长沙、岳阳、汨罗等,家家户户每逢端午都习惯供帖子、吃粽子来悼念屈原,悬钟馗像和张天师像,扎艾人、挂菖蒲剑以驱邪除魔,喝雄黄酒、戴香囊以驱百病。
同时在屈子祠举行大型的祭龙仪式和龙舟竞赛。对于钟馗,人们都是非常敬仰的,而且在端午节户户有请真钟馗进家门活动。毛泽东也曾于年7月8日致江青的信中写过:“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赐福镇宅请真钟馗。
端午前几天就要准备好粽叶和糯米,包好后前一天下午开始煮,通常是12小时,要保证火候充足,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色香味俱全。
五月初五午时或晚上,用艾叶、山胡椒等烧水洗澡,可免暑天生痱子。端午节在旧长沙还是一个护爱孩子的节日,长沙有“蓄兰而浴”的习俗。昔日长沙城内的儿童较今日孩童,“火毒甚重,易生疖疮”,因此,长沙城内家庭最重视让小儿败毒。
端午当天,以大蒜子煮片糖,小孩喝后,防生沙痱子和疖子。还常会在端午节的午时把艾叶子、石菖蒲、葛藤、大蒜肉煎水,晾凉,午时把小孩泡在脚盆中,以保证小孩在夏天不生沙痱子,长得乖。
更多人家在端午节时,只是用菖蒲、艾叶、枫球子等熬汤让小儿洗沐,据说可除百病。
大多数地方外孙给外公外婆送礼节,女婿给岳父岳母送礼节,新婚尤厚。各家各户热闹非凡,其场面不亚于春节。
2
端午美食
益阳朱砂盐蛋。蛋黄红,泛朱砂,味道与众不同,因洞庭湖区水面宽,湖鸭吃的活食多,生蛋大。只有捕食鱼虾螺蚌的鸭,生的蛋才能加工成朱砂盐蛋。俗话说:“端午吃盐蛋,脚踩石头烂”,意思是说端午节吃了盐蛋,不但能清热解毒,而且能增强腿力,可踩烂石头。
炒血鸭和酿豆腐。宁远一带端午节主要杀鸭庆祝,原因是从清明节一直到端午节这段时间是水草最丰美的时候,鹅、鸭、田螺等天然食料充足,鸭子个个长得壮实,鸭肉更是皮薄细嫩,这时食用最肥美。大蒜子烧肉。端午那天是最好的解毒时节,大蒜解毒杀菌最好。
3
赛龙舟习俗
汨罗的大型祭龙仪式。祭龙仪式开始由一个强壮的小伙子带着船员扛着龙舟上的龙头,虔诚地走进屈子祠中,随着鞭炮炸响,钟鼓齐鸣,所有船员朝着神龛上“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跪下,毕恭毕敬地磕个头,船长扛着龙头,带领船员缓步绕过后进中厅的屈原雕像,出祠门小跑步回到河滩边,一齐跳入江水中,大家护着龙头洗“端阳澡”。澡毕登舟,将龙头重新安置在船头,仪式才算结束。
洞庭湖的赛龙舟。逢竞渡时节,参赛者们点着香烛、抬着龙舟头到屈子祠祭祀后,龙舟才被披红下水。当竞渡的枪声响起,众舟争先竞渡。龙舟手们鼓足劲,船桨齐动,水花飞天,龙舟劈波斩浪,如箭一般向前进发。寂静的江面一时热闹非凡,江上龙舟飞渡,岸上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之摇旗呐喊、助威加油,令人为之振奋。
凤凰赛龙舟、抢鸭子。凤凰的龙舟赛一般举行三天,每个苗家寨子都派出最精壮的汉子参加竞渡,河里游弋着各种颜色的龙舟,称之为红龙、黄龙、白龙和乌龙。每条船上都坐着二十名桡手,清一色光着膀子,脊背晒得黑黝黝,哨声一响,龙舟齐发。
赛龙舟之后的抢鸭子更有趣。主办方从虹桥、吊脚楼、船上扔出很多鸭子,抢到的鸭子归自己。参赛者跳下水抢鸭子,两岸的群众也纷纷和衣跳入河中,各显本领捞鸭子。据说这时候抢鸭子也是男人在姑娘面前表现的最佳时机,看谁能把水中肥嘟嘟的鸭子抢送到姑娘面前。抢鸭子是凤凰男子向姑娘显示“实力”的一种游戏。
端午诗词,一起品评
-THEEND-
-欢迎团子们下方留言-
责任编辑丨果子狸校对审稿丨越野的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