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
中药穴位
薏苡仁
01
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
:薏薏仁
:yìrén(音同:意人)
:性凉,味甘、淡。新鲜的薏米有一股类似稻谷的清香味道,那些有哈喇味或者别的不正常味道的薏米,可能是陈薏米也可能是化学药品熏制的,需要谨慎购买。
:含薏苡仁酯;并含脂肪油,油中含肉豆蔻酸(myristicacid)、芸苔甾醇、棕榈酸、8-十八烯酸、豆甾醇等,尚含氨基酸、蛋白质、糖类。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薏米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折叠功能
富含淀粉、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白带等症,薏米可入药,用来治疗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等。
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用于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阑尾炎。常用量9~30克。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
1.对心血管的影响:抑制呼吸中枢,使末梢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
2.抗肿瘤: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
3.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4.降血糖: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有特殊功效。
5.抑制骨骼肌的收缩:薏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能减少肌肉之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
6.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
7.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8.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折叠作用
1、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2、薏米用于皮肤: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3、薏米用于头发:它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的作用。
4、薏米算是榖物的一种,以水煮软或炒熟,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赘疣、粗糙不光滑者,长期服用也有疗效。
薏米是补身药用佳品。据医药部门化验分析,薏米含蛋白质16.2%,脂肪4.6%,糖类79.2%。冬天用薏米炖猪脚、排骨和鸡,是一种滋补食品。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饮冰薏米,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补剂。薏米的种仁和根又能入药治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近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薏米还是一种抗癌药物,初步鉴定,它对癌症的抑制率可达35%以上。
用药禁忌
1.适宜各种癌症患者、关节炎、急慢性肾炎水肿、癌性腹水、面浮肢肿、脚气病浮肿者、疣赘、美容者、青年性扁平疣、寻常性赘疣、传染性软疣、青年粉刺疙瘩以及其他皮肤营养不良粗糙者、适宜肺痿、肺痈者食用
2.据前人经验,妇女怀孕早期忌食;另外汗少、便秘者不宜食用。
3.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多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4.津液不足者慎用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
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淋浊、白带等症。
5、薏米性寒,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一般不要超过一周。长期大量单独食用,会导致肾阳虚,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严重会导致不育不孕。
听宫穴
02
简称听宫,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状。是小肠经与三焦经、胆经的交汇穴。主治耳鸣、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等病征。
折叠气血特征气血物质是地部经水。
折叠运行规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折叠功能作用回收地部经水导入体内。
折叠定位
听宫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或者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折叠取穴取该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
折叠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外耳道软骨。皮肤薄,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耳颞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外耳道软骨处,深刺可达第一、二颈椎体前缘之间。
主治病征
1.五官科系统疾病:聤耳,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失音症。
3.其它:聋哑、牙痛、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癫狂痫。
听宫穴主治耳聋、耳鸣、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牙痛、癫痫病。尤其是对于耳鸣。效果非常显著。
推拿手法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耳,足少阳胆经入耳,手太阳小肠经路过耳-耳朵部位可以说相当于四省通达的地方,听宫主要用来治疗耳部的各种疾患,尤其是治疗火旺导致的耳中轰鸣的效果很好。坚持按摩听宫穴,每天按摩,按摩时间和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度。多多益善,慢慢地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消失了。
折叠刺法张口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耳部及半个面部。
折叠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折叠指压法采用指压法治疗可缓解脸部痉挛、疼痛,用中指的指肚点压听宫穴,由轻到重,6~9遍。
折叠虚证耳聋耳鸣主穴:太溪、照海、听宫、外关。
配穴:肝肾亏虚者,配肝俞、肾俞;中气不足者,配足三里、脾俞。
方义:肾开窍于耳,虚证其治在肾,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注于耳,故取太溪、照海以补益肾中精气;听宫为局部取穴,以疏通耳部经络气血;取外关以疏通少阳经气。
折叠听宫穴疼痛
这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症、颞下颌关节炎导致的、是由于外伤、劳损以及无菌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组织之间的功能失常、常因嚼硬物、打呵欠、受寒而加重。
医院外科做翼外肌封闭针刺疗法、红外线、超短波、激光、腊疗、按摩及局部热敷等,也有一定疗效、免开口过大造成关节扭伤,如打哈欠、大笑。受寒冷刺激后,防止突然进行咀嚼运动,以免引起肌肉痉挛,治疗间勿进行过度开闭口运动,勿咀嚼坚硬食物。
图文编辑
格物学社学术创新部
图文排版
李建新
图文审核
曹津宁
责任审核
格物学社信息部
格物学社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