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翘
来源产地为蓼科植物箭叶蓼的全草。
夏、秋采收全草,扎成束,鲜用或阴干。
生于山脚、路旁水边。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别名去母、更生、长野荞麦草、大叶野荞麦草、长叶荞麦草、倒刺林、养麦刺、水红骨蛇、秋雀翘、降龙草、走游草、钩钧草、尖叶寥。
一年生草本,长可达1m。茎细长,蔓延或半直立,四棱形,无毛,沿棱上具倒生钩刺。
叶互生;叶柄长达2cm,柄上具3-4或l-2排钩刺;托叶鞘长5-10mm,膜质,无毛;叶片长卵状披针形,长5-10rm.宽1.5-2.5cm,先端锐尖或微钝,基部深凹缺,具卵状三角形的叶耳,无毛,仅沿下面中脉具钩刺,质稍薄。头状花序顶生,通常成对,花密集,但数目不多,花梗平滑无毛;
苞片长卵形,锐尖;花被5裂,白色或粉白色;雄蕊8;花柱3,分裂。
瘦果三棱形,长约3mm,黑色。花期5-6月,果期6-9月。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
酸、涩,平。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
《中药大辞典》
果实味咸,主益气,明目
全草,味酸辛,性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治肠炎,痢疾,蛇、狗咬伤,疮疖肿毒,瘰疬,带状疱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痔疮。"
《中华本草》
辛;苦;性平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关节疼痛;疮痈疖肿;泄泻;痢疾;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鲜品捣敷。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精彩回顾:
七种清热解毒药,可用于疮疡,改善红、肿、热、痛
胃热吃什么中成药最好?八种彻底清胃火的中成药
脾气虚最有效的中成药,调理脾胃最好的中成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yzlwedy/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