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治疗 >> 中药治疗外耳道炎 >> 正文 >> 正文

品种识辨报告翠云草原植物形态特性

来源:外耳道炎治疗 时间:2021-8-19

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Desv.)SpringinBull.)为卷柏科卷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龙须、蓝草、剑柏、蓝地柏、地柏叶、伸脚草、绿绒草、烂皮蛇等。翠云草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味微苦、淡,凉。有清热利湿,止血,止咳的功效,也用于风湿关节痛,肺结核咯血;外用治疖肿,烧烫伤,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外用鲜全草捣烂敷,或全草晒干研粉外敷患处。翠云草生于山谷林下或溪边阴湿处以及岩洞石缝内,海拔50-米。主要分布于安徽、重庆、广东、广西、湖北、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中国特有,其他国家也有栽培。

本品入药始载于《百草镜》,《中华本草》收录。1.《群芳谱》云:“性好阴,色苍翠可爱,细叶柔茎,重重碎蹩,俨若翠钿。其根遇土便生,见日则消,栽于虎刺、芭蕉、秋海棠下极佳。”2.《纲目拾遗》谓:“其草独茎成瓣,细叶攒簇,叶上有翠斑。”3.《植物名实图考》亦云:“翠云草生山石间,绿茎小叶,青翠可爱。《群芳谱》录之,人多种于石供及阴湿地为玩,江西土医谓之龙须,滇南谓之剑柏,皆云能舒筋活络。”

原植物形态特性多年生草本。主茎伏地蔓生,长30-60cm,有细纵沟,侧枝疏生并多次分叉,分枝处常生不定根。

叶: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卵形,长2-2.5mm,宽1-1.2mm,基部偏斜心形,先端尖,边缘全缘,或有小齿;中叶质薄,斜卵状披针形,长1.5-1.8mm,宽0.6-0.8mm,基部偏斜心形,淡绿色,先端渐尖,边缘全缘或有小齿,嫩叶上面呈翠蓝色。

孢子:孢子囊穗四棱形,单生于小枝顶端,长0.5-2cm;孢子叶卵圆状三角形,长约2mm,宽约0.8mm,先端长渐尖,龙骨状,4列覆瓦状排列。孢子囊圆肾形,大孢子囊极少,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生在囊穗基部以上;孢子二型。孢子期8-10月。

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yzlwedy/7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