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铖然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作者吴昊。“遍地都是共享汽车,可我在软件里就是找不到一辆可以使用的车。”“使用遇到问题,怎么打客服电话也打不通,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种声音是笔者在相关论坛了解力帆旗下的盼达出行所听到的最具代表性的声音,很多盼达用车的用户都反映,力帆的共享出行平台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首先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盼达用车,盼达用车是由力帆控股战略投资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出行平台,提供分时租赁、专车租赁、企事业机构团体长租等形式的“移动互联网+车联网+能源互联网+用车服务”的公司。简单来说,盼达用车就是一个具有共享汽车特性的分时汽车租赁平台。运营方式的局限性一般来讲,共享汽车,尤其是共享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充电的问题一直都是运营商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盼达用车在这一块显然没有一个更为合理的策略。首先说说充电方式,以成都为例,先期在成都投放的盼达用车有台左右,这些车辆如果都以充电的方式解决续航问题,那么其利用率就会大大下降。虽然盼达用车采用的是固定地点借车,固定地点还车的模式,但是对于充电设备建设成本和使用效率来说,这都是盼达的大问题。再来说说换电模式,目前盼达用车外包给一家第三方的公司来进行换电服务,换电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在所谓的“能源站”换电,第二是上门换电。“能源站”换电的设想是不错,实际的维护成本也比上门换电要小很多,但问题在于,并没有这么多的用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选择去“能源站”换电,更多的还是留给了第三方公司进行上门换电,上门换电表面上看运营成本不大,很适合分时租赁汽车,但它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换电车辆的由于电池重量等问题,其续航里程一般都会受到限制,这样的设定方式,会带来更加频繁的换电操作,等到投放量加大之后,其运营成本必将大幅增加。从收费的标准来看盼达用车,对于用户来说,可能还算的上合理,但是对于盼达自己来说,可能就有点运营压力了。主力车型EV每小时19块,单日封顶价块,这个价格不按分钟计费,也没有里程费用。这样的收费标准是否能够拉平盼达用车的运营成本,甚至是盈利,笔者其实并不看好。力帆想通过共享汽车消化“库存”可行吗?数据表明,力帆汽车全系产品在10月份的销量为台,这个成绩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44万台而言,有着同比%的下降幅度。在今年1-10月的累计销量方面,力帆的成绩是9.27万台,这个数字同比去年的13.42万台,也有着31%的降幅。在力帆的这个9.27万台的销量中,他们的传统燃油车产品一共售出了8.9万台,同比下降8.4%,新能源车产品一共售出了台,同比降幅达21.6%。在中国自主品牌纷纷转战新能源车市场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成为为了大家会着力发展的业务板块,力帆汽车在新能源产品的思路上有着自己的想法,想通过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的市场去消化新能源产品,从笔者的角度来看,似乎并不实际。根据他们自己的规划来看,除了重庆本土,他们后期还将在成都、杭州、绵阳、郑州等多个城市布局,盼达今年投放市场的共享汽车数量将达到10台,明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5-8万台。这个数字对于力帆汽车而言,其实也并不算一个很大的销量,并且从目前中国本土汽车分时租赁的市场来看,除了吸引投资人以外,真正能够做得好的品牌,也几乎没有,盼达用车从用户体验方面来说,也并不尽如人意。写在最后笔者认为,力帆汽车在新能源车市场发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他们想通过盼达用车来加速推广自己的产品也是个不错的想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民用车市场的新能源产品也必须同步推广才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如果只是依靠汽车分时租赁市场的话,力帆在新能源产品上也并不会取得更突出的成绩。(文/吴昊)邱小铖,江苏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新媒体。有态度,邱小铖就是那么任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lwedy/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