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治疗 >> 中医治疗外耳道炎 >> 正文 >> 正文

夏天防湿气,避热病,清热解暑,看这一篇就

来源:外耳道炎治疗 时间:2022-4-26
北京治疗手足癣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夏天酷暑难耐,各类病症也层出不穷。尤其难在炎热天气,和避暑纳凉之间的平衡,很容易引发身体的各种不适,甚至引发疾病。现在许多人都在讨论夏天如何祛湿,大家献上如何避开热病的指引,热感冒、空调病、中暑都是常见的热病。阴暑症夏季虽以暑热为主,但风寒感冒却并不少见。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阳气处于不断发散的状态。因此,肌表汗孔均处于开泄状态,如果用冷水洗浴,或露天夜宿,或空调房间滞留过久,同样会引起风寒感冒,这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阴暑症”。阴暑症俗称“热伤风”。常见症状是流涕、鼻塞、打喷嚏,甚至发热,同时又汗流浃背,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这种感冒常不能迅速恢复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与儿童,易转化为其他病。配方:香薷15克、白扁豆30克、厚朴10克,共煎水服用。功效: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尤适用于夏天感寒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夏季的良好解表药。皮肤疮痈《黄帝内经》言:“诸痛痒疮,皆属于火。”言下之意就是疮痈类的产生与暑热火邪关系最为密切。到了夏季,因为火热之邪侵入人体,腐败血肉而导致疮疡的产生。有的表现为皮肤零星疖肿,有的表现为泛发性疮痈。虽然皮肤疮痈本身并非大病,但如果热毒不能控制,常易导致热毒四溢而引起其他病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说,就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引发肾功能的损伤等。因此,即使对小小的疮痈,也不可掉以轻心。此类患者可多吃绿豆粥、冷拌马齿苋等,或薄荷菊花茶代茶饮。配方:薄荷3克,菊花2克,金银花3克。将菊花与薄荷一起放入茶杯中,加盖冲泡5-10分钟即可。功效:提神解郁、清热解毒中暑俗称发痧,夏至以后,酷暑高温,伤人气阴,易患中暑。常见症状以高热、头痛、眩晕、心悸、恶心、汗出为主,若治不及时,可致暑邪入心,出现谵妄、昏迷、抽搐等。如果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要及时到大树下或者其他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饮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严重的中暑,请及时就医。但不能大量饮用冰镇饮料,会导致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反而会加重症状。预防中暑最好的方法是在高温天气,应注意防暑,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饮用一些解暑的饮品。例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配方:将山楂克、酸梅50克,加水0毫升煮烂,放入白菊花2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凉后即可饮用。功效:消暑降暑、生津止渴夏季腹泻夏季腹泻大多是由感受暑热,或饮食贪凉引起。这是因为夏天人体消耗较大,脾胃负担加大,以便从食物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容易因为暑湿过盛,湿邪外侵,困厄脾气,导致湿浊内盛的泄泻。同时,人们大量进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雨季湿邪很重,容易碍脾,因此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严重的还会腹泻。这类患者夏季宜食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喝粥类,如薏仁芡实粥、茯苓荷叶粥、陈皮水等。配方:茯苓粉g,荷叶g,粳米g,荷叶煎汁后与粳米同煮,煮至浓稠加入茯苓粉功效:清热解暑,化湿开胃,凉血止血空调病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称为空调病。中医认为夏天暑湿之气弥漫,在空调房内因冷而汗孔紧闭,体内的湿热不能通过出汗散发,郁积体内,形成"寒冷外束肌表,湿热内蕴脾胃之症"。中医对这种征候,通过食疗药膳达到"疏散外寒,清化内湿"的目的,例如荷藿薏米粥、生姜汤就有很好的效果。古方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lwedy/7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