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为避暑纳凉,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洗海澡或到游泳馆畅游。近日,医院了解到,入夏以来,医院接诊的耳疾患者数量增多,究其原因,多是游泳惹的祸。
1
“7月23日下午,我带着她去游泳馆游泳,回家时还没啥事儿,没想到,晚上睡着睡着,她突然哭了起来。我问她咋的了,她说‘耳朵疼’。”
7月24日,一名家长向接诊王医生描述女儿的状况。接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耳朵里有充血、红肿等症状。“应该是耳朵里进了水,导致外耳道炎。”。随后,医生给孩子的耳朵涂了药膏,让其回家好好休息。
王医生说,入夏后,他每天都会接诊到10多个因游泳而导致耳部感染的患者。“耳道进水后,皮肤会变潮湿,上皮软化,角质层被破坏,大大降低了耳道的抵抗力。微生物易于侵入,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生炎症。白天的时候还好一点,到了晚上很疼。”
2
薛医生说道,7月23日上午,他接诊了一名30多岁的男子,来的时候耳朵里往外流水。“他来的时候捂着耳朵,告诉我自己的耳朵很疼。询问一番后得知,他前一天上午去海边游泳,下午的时候就感觉耳朵不太舒服,自己随意掏了几下,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晚上疼痛感更强了,这才来我们这里就诊。”
医生表示,有不少人喜欢在耳朵进水后用棉签掏耳朵,但这样容易造成耳道受刺激引发炎症。“如果耳膜完好的话,耳朵进水后让其自行流出就可以了。”
医生建议王医生说,如果担心自己的耳朵在游泳时进水,可以在下水前佩戴耳塞。“儿童在游泳时比成年人更容易导致呛水,尤其是初学者,由于着急或者没有掌握好换气的技巧,就会一边游一边呛。此外,小孩子应避免大幅度的跳水和潜水,因为小孩子的咽鼓管扁、平、粗,一旦呛水,水容易进入咽鼓管造成逆行感染。”王培成表示。
薛医生建议,在游泳之前,最好把耳道清洁一下,把耳屎清洁干净。因为游泳引起的外耳道炎往往是因为外耳道没有搞好卫生,积累了太多的脏东西,在遇水浸泡之后膨胀,压迫外耳道,导致疼痛发炎。 “耳部感染炎症后不能乱用药,要找专业医生来诊断,一旦医治不当,耽误病情,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网上有些防止外耳道进水或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建议咨询医生后确认可行再使用。”
预防“游泳耳”,试试这样做1、游泳前清理外耳:有些人因为外耳道分泌物较多,当它们遇水膨胀后,容易诱发“游泳耳”。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耳屎,可以有效避免耳屎被浸泡后引起疼痛发炎。
2、游泳后倾斜头部:游泳上岸后可以将头偏向一边,用手拉耳垂,并单腿跳跃,以便水能从耳朵里面流出来。
3、别用东西乱掏耳朵:很多人觉得,游泳后耳朵好像被塞住了,便自己用“工具”,如铅笔、钥匙尖端、手指甲来掏耳朵。但由于人的耳道非常脆弱,这样做不仅会把细菌带进去,还会因异物的反复刺激,增加瘙痒的程度,加重炎症。
4、很多人游泳时喜欢跳水,但是跳了水之后,水更容易进到耳朵里面。建议尽量少跳水,平一点进泳池,不要直着下去。
夏日畅游还要注意这些游泳者最好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换衣服时,尽量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公用的凳子。换下来的衣服装进干净的袋子里,内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装好。不要坐在游泳池边的地面休息玩耍,以免引起细菌感染。游泳池的水含氯较高,对头发和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建议每次游泳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游泳结束后最好立即洗澡。
到公共泳池游泳时,应注意不和他人公用洗浴用品等。游泳时佩戴密封性好的泳镜,不要用手揉眼睛。游泳后,用清水清洗眼睛。有条件的话,滴几滴药水,缓解或消除游泳引起的结膜充血等不适症状。
家长应教育孩子,不可以在泳池中吐痰或小便。游泳时戴好鼻夹和耳塞,注意及时换气,尽量避免呛水吞水。游泳后应先漱口再吃东西,以免病菌通过饮水、进食等进入胃肠道。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lwedy/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