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治疗 >> 中医治疗外耳道炎 >> 正文 >> 正文

皮肤疾病外耳炎

来源:外耳道炎治疗 时间:2020-7-21

猫咪耳朵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外耳(耳廓、耳道)、中耳(鼓室、鼓膜、耳小骨)和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导致猫咪患有外耳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给猫咪洗澡时耳朵进水,抓伤感染等等,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和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严重。

在兽医皮肤病专科医师的定义中,外耳道被认为是皮肤的延伸,所以被归类于皮肤病科之中。所以任何可能造成皮肤过敏的病因都可能引发外耳炎,如异位性皮肤炎、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性皮肤炎等。

而在炎热、阴雨季节,猫的外耳炎更容易发生,并且多发生于耳下垂和长毛猫种。

病因

1.机械性引起。如刺激、摩擦、搔抓而继发感染。

2.异物引起。如纤细的草芒、毛发、泥土、昆虫等异物对耳道皮肤产生刺激,引起耳道感染。

3.寄生虫引起。耳痒螨是常见病原。螨的寄生并刺激外耳道的耳廓、耳廓周围皮肤的湿疹蔓延等,均可诱发本病。

4.小型长毛猫耳道结构狭小,上耳部被毛很长,易造成外耳道内部与外界空气流通不足。耳道内部过度温暖和湿润,而这正是真菌等微生物发病条件,在这些外界因素作用下,常引起外耳道。

临床症状

外耳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瘙痒,患病猫咪的症状常表现为不安常常扇动耳朵,或用爪子搔抓耳部,或对着物体擦耳,食欲减退。

除了猫咪抓挠耳朵或是甩头的次数变得很频繁之外,褐色至黑色的耳垢也异常增加,有些铲屎官还会发现虽然每天都在帮猫咪清洁耳朵,但是第二天却又会有很多耳垢产生。

这主要是因为耳疥虫会刺激耳朵的耵聍腺分泌耳垢,导致耳垢分泌过旺而难以清理干净。

有些猫咪也容易因为过度的抓痒而造成耳朵周围、耳朵内和颈部的皮肤发炎及出血,甚至发展成为耳血肿。

除了铲屎官自己的日常观察之外,医院让兽医师应进行耳镜的检查,观察猫咪外耳道是否有发炎现象,并观察耳道分泌物的量及性状。

治疗

1、外耳清洗。

剪去耳根部被毛,用70%酒精消毒壳及耳道外口。然后用0.1%新洁而灭,最好是2%硼酸溶液,打湿棉签彻底清拭耳垢及渗出物,然后用干脱脂棉将耳道拭干。

2、耳道用药。

寄生虫性外耳炎,耳道清洗后,用1-2%敌百虫水溶液涂抹患处,间隔4天再处理一次。

细菌性外耳炎,将耳道冲洗后涂抹氯霉素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每天1-2次,连用1周。真菌性外耳炎,彻底清洗耳道后,可用无极膏、金霉素软膏,直到耳内鳞屑消失。

3、如果外耳炎伴发体温升高,应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以防继发中耳炎、内耳炎。

不过,最医院去做细致的检查,确定病情以便更好地治疗。

蛋奶冻渡狸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lwedy/5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