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耳朵不舒服的时候
都会去挖挖耳朵
这看似一个普通的举动
却隐藏着一定的风险
挖耳朵的方法和工具
都要有所讲究!
网络图片
“医生,快帮我看看,我耳朵里长了什么东西?”医院耳鼻喉科诊室,37岁的彭女士一脸着急地拉着医生问道。
在医师40分钟的忙碌后,终于从彭女士耳朵里取出了七八根花花绿绿的毛,绿毛比头发丝还细,医生也惊呆了:它们是从哪来的?难道真是耳朵发霉的结果吗?
相关图片
彭女士的耳朵不痛不痒,一点异样感都没有,最先发现问题的,是一家理发店的工作人员,“我特别喜欢到理发店挖耳朵,他们很专业,我也觉得很舒服,前几天去的时候,他们挖出来一些毛,还是彩色的,医院看病了。”
“从你耳道的情况看,
这些绿毛至少已经存在几个月了。”
医师说,
“你想一想,
几个月前是不是用什么奇怪的东西挖过耳朵?”
彭女士打开了淘宝,找到了几个月前的订单,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当初网购了一款花哨的采耳工具,一头带挖勺,一头带着长长的彩色毛,这样自己掏耳朵是过瘾了,可这些毛掉进耳朵时自己却全然不知。
网购的采耳工具
“还好有人帮你挖耳朵时发现了,要是时间久了不清理,还会有严重后果呢。”医生说,耳道异物存在久了,会跟耳道黏连,不仅增加清理难度,还有可能造成耳道发炎、耳鸣、听力下降的严重后果。
注意!
说起掏耳朵工具,平常我们用的最多的还是掏耳勺和棉签。但在使用掏耳勺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的人,若是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会戳伤鼓膜,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
另外,平时上班忙、压力大,去洗头店、洗脚店成了很多人的休闲选择,但医生提醒,这些店里掏耳朵的项目一定要谨慎选择。
如何正确掏耳朵?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一般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3.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较多,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别痒,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医院进行就诊。
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
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
随着下颌运动,
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
自动被排出~
领导发话了,
每多一个,主播工资就+2毛
来源:钱江晚报、楚天都市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策划:柳报传媒微报(lzweibao)
整理:叶星迪
值班:王益达
校对:刘慧
责任审核:陆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lwedy/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