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研究员耳朵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时,医生常常给开瓶滴耳液。很多人拿回家,却犯了难:滴耳液直接灌进耳朵,就能发挥作用?可滴完为什么难受了呢?
滴药入耳,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藏着很多技巧。
滴前三部曲:
洗一洗,暖一暖,摇一摇
滴药前一定要先清洁双手,然后把药瓶握在手中几分钟,让药液的温度更加接近体温,最后把药物摇匀备用。如果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那么在滴药之前还应清理外耳道,这样有助于药物发挥最大治疗效果。可以用消毒干棉签擦拭干净,也可以在药店买3%双氧水无菌溶液冲洗外耳道,双氧水和脓液作用后会冒泡泡,用棉花签拭净或用吸引器吸出来就可以。注意,完成上述操作后,一定要再次清洁双手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滴时三原则:
偏过头,拉直耳,缓滴药
滴药时患者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体位,侧卧位或者坐位侧偏头都可以,无论哪种姿势,一定要让患耳的外耳道口向上。然后就进入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环节——拉直外耳道。
这就是外耳道口向上的侧卧位哦
由于成人和儿童解剖结构有差异,拉直外耳道的手法不同,儿童患者向后下方牵拉耳廓,成人患者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可以将弯曲的外耳道尽量拉直,有利于药液注入耳道内。最后将药液沿着耳道壁缓缓滴入,一般情况每次3-5滴,每天3次。如果医生有特别交待,请遵照医嘱执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滴药时不要将药瓶口伸入或触碰耳道壁,以免耳道壁上的细菌从瓶口进入瓶内,污染滴耳液。
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向后上方牵拉耳廓
3岁以下儿童向后下方牵拉耳廓
滴后三注意:
留原位,轻按压,“不舒服”
首先,滴药入耳后不要立刻起身,一定要保持原体位3-5分钟,这样才能让药液乖乖留在耳道内。此时还可以轻压耳屏(见下图),推动药液渗入中耳腔内、促进耳内黏膜吸收药液。这里是耳屏哦
最后,如果滴的时候感到轻微的不适感,比如耳内有闷堵感(药物聚集外耳道影响传声音所致)、口中有苦味(药物已达中耳所致)等,不要惊慌,这恰恰是身体告诉你,你正确使用了滴耳药。最后奉上5个用药小贴士1.用药安全最重要用药后应拧紧瓶盖、妥善保存,以防药品污染或幼儿误食误用。2.单耳患病治单耳由于双耳解剖部位相距甚远,因此耳部疾病在双耳间传染的可能性不大,单耳患病单耳治疗即可。3.专药专用不替代滴眼液、滴耳液在酸碱度、渗透压、保存条件等方面要求不同,应遵医嘱使用。4.慎用“毒”药保听力慎用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的滴耳液(比如氯霉素液),特别是携带“一针致聋”(线粒体12SrRNA)基因患者。5.耳病滴鼻没毛病由于人的鼻咽部与耳部通过咽鼓管相通,因此,某些不正确的动作(如错误的擤鼻方法)可能导致鼻部炎性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特别是咽鼓管比较平直的儿童。因此,治疗耳部疾病时,配合使用滴鼻剂没毛病。
最后再复习下几个要点:滴前:洗一洗,暖一暖,摇一摇滴时:偏过头,拉直耳,缓滴入滴后:在原位,轻按压,“不舒服”
正确使用滴耳液的方法,你记住了吗?
图:张旭
首都医科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赵亚楠
排版:周舟
运营:张宁
统筹:张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zy/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