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解剖
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耳的功能
1.听觉功能
2.平衡
听觉功能:
声波的振动被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道达鼓膜,引起鼓膜和听骨链的机械振动,后者之镫骨足板的振动通过前庭窗而传入内耳外淋巴。这种途径称空气传导(airconduction),简称气导。
声波传入内耳外淋巴后转变成液波振动,后者引起基底膜振动,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毛细胞静纤毛弯曲,引起毛细胞电活动,毛细胞释放神经递质激动螺旋神经节细胞轴突末梢,产生轴突动作电位。神经冲动沿脑干听觉传导径路达大脑颞叶听觉皮质中枢而产生听觉。
平衡
人和动物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保持正常的姿势是人和动物进行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姿势的维持依赖于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觉感受器的协同活动来完成,其中前庭器官的作用最为重要。前庭器官由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它们是人体对自身的姿势和运动状态以及头部在空间的位置的感受器,在保持身体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异常表现
耳部感觉神经很丰富,和邻近器官的神经有联系,耳痛除了是本身的疾病症状之外,也可能为邻近器官的疾病引起的反射性耳痛。
1.耳痛
原因如下:
?最主要的原因是发炎。
包括两种:
外耳道炎
1
急性中耳炎
2
?耳周围神经痛也是耳痛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是反射性耳痛:多见与咽部疾病,如:扁桃体周围炎、咽部溃疡、咽部肿瘤、智齿冠周炎。
2.耳朵流水
耳朵流水是指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故称为耳溢液或耳漏。
流出液体分类及原因:
?油脂状的:油脂性耳,俗称油耳朵。
?水样的:耳道湿疹溢液呈现黄色,大性鼓膜炎破裂呈血性水,单纯性中耳炎多为腥味的黏脓,胆脂瘤性中耳炎为臭脓。
?脓血性的:有中耳癌肿的臭脓血,肉芽型中耳炎的血旅,外伤引起的鲜血流出。
耳流水仅是多种耳病的不同表现,必须根据病有无耳痛、痒、听力障碍、病程长短、溢液的性质、有无面瘫、结合专科检查所见,X线、CT扫描确定病变部位(外耳,中耳或内耳)和性质,于以对因治疗。
3.耳内奇痒:
原因如下:
霉菌往往无孔不入,若个人在不讲究卫生喜欢用手到处乱摸,或者有抠了有脚癣的脚再去挖耳道,便会把霉菌带入耳道。使外耳道受霉菌感染,若有此症状,请及时就医。
文本
参考资料:《耳鼻喉外科学》及关美红的《体检自检》书籍
图片
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
医院
医院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zy/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