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我的宝贝
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白嫩、干净。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
有些时候太过于追求干净,反而可能害了宝宝,让宝宝生病!有些地方真不能太干净,反而有些“小脏”更好!
有些妈妈经常会给孩子清理鼻屎。其实鼻屎是宝宝鼻腔的天然保护屏障,频繁清理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而且,宝宝的鼻腔内血管丰富,频繁摩擦容易引起流鼻血等症状,反而对孩子不利。
大多数情况下不必清理,当鼻屎造成孩子鼻塞、鼻堵,宝宝难受时,家长可以帮忙处理一下。
正确处理方式
在清理之前,家长需要准备温开水、生理海水、鼻腔喷雾、消毒棉棒等工具。
首先用棉棒沾清水往宝宝的鼻腔内各滴1~2滴温开水,或向鼻腔喷1次生理海水鼻腔喷雾,等待1~2分钟让鼻屎软化。
软化了的鼻屎会随着清水排出来。
如果鼻屎没有排出,可用干棉棒将已经软化的鼻屎轻轻拔出,使鼻腔通畅。
要注意干棉棒不要进入鼻孔,以免造成宝宝的鼻粘膜受损。
看见宝宝耳朵里的耳屎,大部分爸爸妈妈都忍不了,一方面觉得脏,一方面觉得会影响宝宝听力,总想要尽快帮助宝宝清洁干净。
没必要给宝宝掏耳屎
宝宝耳朵里有耳屎很正常,有些耳屎干燥了自然就会掉出来,一般不用处理。
耳屎是外耳道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有湿润耳道、保护鼓膜、杀菌的功能。正常的耳屎不会影响耳朵健康。
掏耳屎不仅多此一举,还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耳朵和听力。
儿童的耳道比成人窄,皮肤免疫力也更脆弱,不当地掏耳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甚至还有的家长不小心捅破了小宝宝鼓膜,导致孩子听力下降。
如果孩子出现了耳朵不适、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要找耳鼻咽喉科医生来处理,而不是自行解决。
宝宝头上或多或少都有油腻、灰黄色的鳞屑,妈妈们总是忍不住想把它去掉。
宝宝头皮上的鳞屑,也叫「乳痂」,学名叫脂溢性皮炎。3周至12个月的宝宝头顶比较常见,一般是皮脂腺分泌过量油脂造成的。
爸妈们千万犯「强迫症」,强行抠去乳痂,很容易就造成皮肤破损,出现继发的细菌感染,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乳痂虽然难看,但是它即不会传染也不会导致宝宝不舒服,通常在宝宝3~4周左右就会逐渐好转。
正确的护理建议如下
乳痂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用温和的不含有药物的婴儿洗发水勤洗头,再用软毛刷轻轻刷去鳞屑,保持头部的干净清爽。
乳痂较多时,先用润肤剂(白凡士林、婴儿油)护理头部,然后再用软毛牙刷轻轻将鳞屑擦除,再清洗干净头部。
如果说按上述方式尝试了4周以上,宝宝乳痂并没有好转,甚至出现了破溃,流脓等现象,妈妈就要立即带宝宝就医哦。
还是忍不住伸出了手咋办?
朝着我来呀!快点赞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