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小动作非常多,比如抓耳朵、揉眼睛、摇头晃脑,很多时候家长不以为意,甚至会觉得可爱。殊不知,这些小动作里面可能暗藏一些危机,比如宝宝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
医院耳鼻喉专家提醒各位家长,要是宝宝出现拉、揪、拽自己的耳朵,或者耸肩摩擦耳朵的现象,同时伴有爱哭闹、食欲降低等症状,一定要警惕宝宝是不是有耳部疾病。
宝宝常见耳部疾病1中耳炎发病原因:宝宝感冒过后,或者是患有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没有及时处理,都可能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宝宝表现:大点的宝宝可能会说耳朵疼,但很多宝宝不太会表达,只是在半夜容易哭闹,抓耳摇头,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
处理方法:分泌性中耳炎可重可轻,家长切不可轻视,一定要医院就诊,以免影响孩子听力。
2外耳道炎发病原因:游泳,不正当的挖耳等诱因,
宝宝表现:宝宝不停的抓耳朵、外耳道红肿、疖肿等局部表现。一般没有全身反应,比较严重者会发热;
处理方法:家长不应自己在家给宝宝随意挖耳,耳屎都有一定保护作用,实在需要挖,医院处理。游泳只能选择干净的泳池,而且游完一定要及时清洁外耳道,别让宝宝耳朵里残留污水。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一般3-5天就好了。
3外耳道湿疹发病原因:常伴全身湿疹,过敏为诱因;
宝宝表现:经常挠耳朵,耳廓皮肤有脱屑,皲裂甚至抓破痕迹。宝宝精神好,无发热,耳道无湿性分泌物;也闻不到臭味。
处理方法:外耳道湿疹在6个月,甚至1岁的宝宝都是很常见的,也是宝宝挠耳朵最常见的原因。一般都伴发全身的湿疹,这都跟宝宝的免疫机制,过敏有关系,要查找是否接触过敏的东西,特别是食物过敏。所以,如果耳朵湿疹特别厉害,除了抹药以外,还要查找其他致敏因素。比如妈妈的饮食不注意,大鱼大肉、冷饮、鱼虾、刺参等等,过多的食用了蛋白质食物。蛋白质会分泌到乳汁里,然后进入宝宝娇嫩的胃肠道,但是不能完全吸收,胃肠道会认为这些多余的蛋白质是异物,是身体的敌人,就会攻击,因而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妈妈要注意饮食的调整。
另外,奶粉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过敏概率更高一些。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湿疹可以换成水解蛋白奶粉。
4外耳道真菌感染发病原因:宝宝出现外耳道真菌感染,多数家人有脚气病史。
宝宝表现:耳朵有臭味,甚至奇臭无比,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因为很痒,宝宝也会不断地抓挠。
处理方法:遇到这种情况,医院,做化验排查。确定是真菌感染后妈妈对宝宝用的物品要进行消毒。特别有脚气、手气的妈妈们,护理宝宝一定要洗手,如果不注意卫生也是感染宝宝外耳道炎真菌感染的诱因。
外用制霉菌素软膏或克霉唑霜、制霉菌素液等,连用3~4周。
5耵聍栓塞在日常生活里,发现很多父母喜欢用耳挖、发夹或火柴给孩子挖耳朵,这是一种坏习惯。给孩子挖耳朵,开始往往是大人发起的,但是给孩子挖了一次以后,孩子觉得新鲜有趣,而且又很舒服,这样就经常要求大人给他挖耳朵。
耳朵里的耳屎又叫耵聍,对耳膜有保护作用,防止异物及小虫直接侵犯耳膜,保护外耳道的皮肤。在正常的情况下,小块耳屎,可随着头部的活动而自行掉到耳外。
有些孩子耳道中的分泌物比较潮湿,分泌物可能凝成块状,妨碍听觉或摇晃作响,发生这种情况时,医院请大夫检查和及时治疗。
医院耳鼻喉专家提醒:宝宝的耳朵是很脆弱的,保护不好甚至可能会影响听力,家长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zl/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