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12月8日中午,一男子驾驶一辆白色轿车撞开湖滨路旁的栅栏,冲入滇池中。男子在被水浸泡的车中用手机录制一段“遗言”,称“×××我恨你,元吉通我更恨你”。戳我回看》》》“XXX我恨你”昆明一男子开车冲进滇池录视频留遗言…00:10前者听起来是个人名,那后者“元吉通”是什么呢?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应该不陌生,元吉通是一家租赁车公司。而有网友爆料称,该男子正是通过元吉通用“以租代购”模式购买车辆跑网约车,估计是接单不够,还不起贷款,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事,一时想不开,才开车冲进滇池。昨天,都市时报记者联系上了驾车坠湖事件的当事人沈先生。他表示:自己花3.5万元,用“以租代购”方式通过元吉通租赁车公司贷款,买了一辆日产轩逸轿车,用来跑滴滴快车。但由于单量不够,还月供存在极大困难,目前还没有买营运车保险。他打电话联系元吉通公司希望退车,得到的回答是“退车可以,只能退还元”。他尚未与公司争论此事。此外,昨天,昆明滴滴司机朋友圈中流传一段自称来自元吉通公司的“说明”,称该男子开车驶入滇池的原因是“车辆失控”,男子并没出现还贷困难的情况。之前网上流传的种种说法与实际情况有差别,呼吁大家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出炉。据了解,出事后,元吉通公司将沈先生请回公司安抚。沈先生还收到同事、公司、朋友发来的红包,这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新闻调查“以租代购”跑网约车有风险无论是当事人沈先生的说法,还是元吉通公司的“说明”,都表明沈先生确实通过“以租代购”买车跑网约车。都市时报记者了解到,昆明网约车平台基本都采取“以租代购”的方式招募网约车司机,滴滴作为最大的网约车平台,目前在昆明与70余家租赁车公司合作,招募了多位贷款买车跑滴滴快车的司机。但是,实际运营情到底如何呢?“以租代购”每月还元部分司机收入难支撑今年2月15日到8月15日,这6个月的时间,是昆明网约车新政发布后的过渡期。不合规的私家车将被清理出网约车队伍,跑网约车需将车辆注册为营运车,并购买营运车保险,安装GPS,司机也需通过考试拿到从业资格证,才能接入网约车平台。这被简称为“一车一人一平台”。自年起,一种网约车新运作模式在昆明出现。程序是:司机个人出2万-6万元首付,向金融机构贷款10万元左右,购买车价在12万-13万元、符合昆明网约车新政的新车。新车的行驶证注册在车辆租赁公司名下,车辆则接入滴滴平台跑快车。司机每个月需付元左右的贷款本息,分3年还完之后,车辆可转到司机个人名下。这个模式就是“以租代购”。模式本身似乎没什么问题,然而,滴滴平台从过渡期的最后期限——8月15日至今,一直没能拿到昆明市的网约车许可证。多辆“以租代购”车辆也一直无法成为合法网约车。同时,车辆租赁公司要求司机购买1.2万-1.3万元的营运保险。很多司机认为,自己驾驶的车因为滴滴尚未取得牌照,行驶证也还没换成“营运车辆”,还不到买营运保险的时间。但保险公司对此回应:“以租代购”的这批车目前都在营运,如果不买营运车保险,发生交通事故的话,保险公司不会理赔。身背10余万元贷款,司机每月要还元,压力本已不小;再加上营运保险费,导致部分司机出现断供的窘境。而同时,跑网约车挣钱也不容易。记者得知,刚刚加入滴滴平台的网约车,司机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新手保护期”,即派单倾斜;之后就与长期跑滴滴的司机一样,按照服务分和等级来派单。没有了派单倾斜,部分新加入的司机接单数量下降,收入难以支撑每月还贷;再加上要买车辆营运保险,导致入不敷出。于是,部分司机结伴找车辆租赁公司,要求退车。跑网约车“月入轻松过万”很难实现退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司机本人签字向金融机构贷款买车、行驶证注册为车辆租赁公司,司机与租赁企业签订了相互约束的协议。如果还不满3年的还款期就退车,司机将面临损失首付款等问题。这让一些司机陷入两难境地。上周,有几位“以租代购”买了车的网约车司机受访时表示:车辆租赁公司宣传的“月入轻松过万”很难实现。一位跑滴滴快车已有2年的司机算了一笔账:平均下来,快车载客跑1公里的收入约为2元,按照一天载客跑公里计算,毛收入元。除去汽油费元、吃饭50元、车损保养20元、保险35元,一天收入在元。按全月无休计算,再减去空驶的油耗等开支,一个月净收入在元左右。每月需还车贷元,留给司机的只剩元。只是,快车一天载客跑公里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意味着司机每天需工作16小时以上,才有这元的毛收入。这是长期跑滴滴,或是服务分极高,或是跑车时间超长的滴滴司机才有可能实现的收入水平。深圳网约车政策明文禁止“以租代购”司机以个人名义贷款、车辆却注册在租赁公司名下。如果车辆租赁公司拿该车去抵押贷款,又出现还不了款的情况,司机们就可能面临车辆被扣押的风险。据悉,这种情况目前尚未出现“爆雷”,只有几年前北京出现过风险。但是,昆明市出管局已经察觉到隐患的存在,在11月19日发给滴滴的整改清单中指出:滴滴内部管理依然未理顺,对车辆、驾驶员、线下实体运输企业(与滴滴有合作关系的汽车租赁公司)管理较为混乱,滴滴与驾驶员劳动关系内容、个人所有车辆注册及人员管理方式、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的相关规定和内容较为混乱。清单提出:滴滴应配合昆明市出管局查看人员名册及运营台账,配合抽查部分驾驶员、与合作企业进行座谈;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或组织等所有车辆注册的,必须纳入平台企业、线下实体运输企业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规章、台账及协议等,车辆和驾驶员不得处于管理真空中,应配合抽查车辆、人员名册及运营等台账。交通运输部曾指出:滴滴推广“以租代购”业务,派单和分配机制等运营规则不透明,朝令夕改,存在不稳定风险隐患。深圳在年出台的地方网约车政策中,有一条规定:“严禁通过车辆以租代购等方式向驾驶员转嫁或者变相转嫁经营风险。”来源:都市时报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黄朝红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zl/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