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妹妹流感后外耳道不适,去医院说是外耳炎,吃了消炎药,现有耳鸣耳痛,右半边头部感觉麻,有时候会有阵发性的刺痛。已用了的药物是妥布霉素滴眼液。医院开了中药,喝了上火,说她脉浮,有感冒症状。用药之后,感觉更不好了。
舌象看,舌面白厚苔,舌尖及两侧边缘红,有齿痕,舌体中间略有凹陷,中央两侧略鼓。
从舌象分析,主要问题在于肝胆克脾土,肝胆心肺火旺,脾阳虚,肝气郁滞,胆经不降,当然可能还有肾虚,但是,舌象上没有显示出舌根的位置,没法从舌象上判断。
按摩足临泣和脚面外耳迷道反射区,耳朵舒服了一点。
根据这个情况,建议了以下配方:
柴胡24g、黄芩、党参、制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12枚
+白术6g,茯苓9g,薏仁18g(打粉),知母6g,麦冬9g,生石膏30g(打粉),苦杏仁6g(打粉),丹皮6g
用药第二天早上反馈的效果:耳朵好了2/3,昨晚按摩并喝了药之后,痛、麻的症状基本消失,昨天碰到右边耳朵及头都痛,用后只剩下耳鸣。
这里分析一下耳鸣:根据《陈玉琴答问文集》中所提供的各器官所对应的经络流注分布图,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耳朵位置所经过的经脉、络脉、经别、经筋,主要分布在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三焦经、心包经、胆经上。
《黄帝内经》中关于“耳鸣”有这样的描述:
黄帝曰: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
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而土且隆,黄起,水乃告,上用革,体重肌肉萎,食减口爽。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
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
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高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
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
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
厥阴风气偏胜,发为耳鸣头眩,胃中翻腾混乱而欲吐,胃脘横鬲处寒冷。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心气虚。故耳鸣颠疾。
故气从下而上逆于经络者。则为气闭之耳聋耳鸣。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耳鸣主要跟气滞所致的气机不通畅有主要的关系,此外,也跟阳气上盛有关系。上文中提到的“厥阴风气”也就是肝风,风动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肝血不足,肝虚失养;土虚则木摇,要让肝木不摇,还需要健脾;此外,水生木,养肝还需养肾。因此,可以从补肝肾健脾养血来做后续的调养。
一般来说,调气机效果最快,补肝肾养血健脾的效果会慢一些。
以下是年2月10日的截屏:
相关文章:
医案:误用1副3倍标准剂量的小柴胡汤治好了咳嗽
医案:新产妈妈痔疮调理
医案:痔疮的调理
医案:“半死不活”的咳嗽的调理
医案:母亲伤寒感冒儿子风热感冒的调理
医案:过敏性鼻炎的调理
医案:阴虚的调理
医案:宝宝咳嗽两三个月的调理
医案:宝宝感冒清鼻涕黄鼻涕夹杂并有咳嗽的调理
医案:宝宝晚上哭闹睡不着的调理
医案:轻度抑郁症的调理
医案:慢性支气管炎的调理
医案:浑身难受颈椎痛腰椎痛头痛高血压
医案:肝郁脾虚气血两虚的调理
医案:扁桃体炎喉咙发炎出院后的调理
医案:急性咽喉炎的调理
医案:阴虚所致的痛经调理
医案:心情所致的偏头痛及失眠的调理
还有更多的文章,请在本治白癜风的方法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zl/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