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一机连连部合影()
玉泉位于哈尔滨东南55公里,四周群山环绕,一般都在海拔~米,再往东南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依照军委制定对的苏防御战略,沈阳军区决定在这里构筑攻防体系完备的永久工事。我们团到玉泉进行坑道国防施工。一营营部设在石虎岭村,组织指挥所属五个连队加上七连、八连的施工任务(三营还有几个连队留在大兴安岭林区执行任务)。每个连队负责打一个坑道,也有的连队要打两个坑道。坑道编号从到逐一排开。连队到达工地时,打前站的同志们已经把帐篷搭建起来。共有6个帐篷,连首长和连部、炊事班住一个帐篷,三个排各住一个帐篷,一个帐篷是伙房。还有一个小帐篷是为外单位支援的空压机手准备的。4月初的山里,冰雪没有融化,天气还很冷。每个帐篷里有个大油桶制成的炉子,烧木头拌子取暖。照明是靠汽灯、马灯来解决。刚上山时没有水吃,炊事班用大锅溶化雪水烧水做饭。洗漱用水就靠各个帐篷里大炉子。冰雪融化以后,副连长邹国财带领炊事班四处找水,在伙房不远处找到一个泉眼,基本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那时,连队伙食标准很低,战士每人每天0.41元的伙食费,粗粮比细粮多,早餐是玉米碴子,午饭和晚饭基本以二米饭为主,有时能吃上馒头。蔬菜以土豆、白菜为主,每周能吃一两次肉菜。上士翟英玖经常赶着连队小毛驴车到玉泉镇去购买粮油菜肉。连队刚一安顿好,马上就开始组织施工。先是修路,修一条从营区通往山上施工的路,还有一条车辆运输的路。山上积雪比较厚实,天寒地冻,我们主要靠镐头铁锹,有时用点炸药,工程量还是很大的。路修好了,就开始坑道作业。在师和团里专业人士的指挥下,确定了坑道施工的具体位置。先是进行“切壁”,炸出一个垂直的平面,然后开挖坑道。每个战友每天要肩扛80斤重的炸药上山,用铁锤钢钎开洞。那时还没倒班,只是白天施工。进入坑道施工以后,工程就非常紧张了。坑道施工采用爆破作业。施工的器材非常简陋,主要是靠铁锤和钢钎。抡大锤打眼放炮,用镐、锹、小推车排碴。战友们双手都磨出了血泡。锤子有10磅和14磅重的,一般都是老兵和正副班长把钎,新兵打锤。大家都是新手,掌钎的战友经常被跑锤打中,老同志挨打了还说没事,鼓励新兵继续打。每次打锤一般都是三五百下。有一次,五班徐方国打锤、吴文华掌钎,一不小心将锤打歪,把吴文华牙齿打碎,满口是血,吓得杨永芬赶紧跑到连部,把卫生员刘正涛找来。吴文华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坚持在工地上。第二天到团卫生所把碎了的牙拔掉。他轻伤不下火线,受到了王宝树连长和刘英山副指导员的表扬。后来上级给配上一台空压机,靠风镐钻眼放炮,施工强度略有缓和。但又出现新的问题,打炮眼必须用水喷。这样可以减少粉尘,防止矽肺病。但是山上没有水,要到山下十几里的村子去挑水。从山底必须一口气挑到洞口,由于山路的坡度太大,水桶放不平,根本没有办法休息。一桶水挑到山顶常常只剩多半桶了。一班长王秀夯看到战友挑水太辛苦,就领着打干眼放炮。坑道内尘埃飞扬,连人影也看不清。换班时,大家身上,脸上,头上,口罩上全是灰尘。后来团里明确规定不准打干眼放炮,并配备了送水车,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战友们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爆破后滚滚烟尘尚未散尽,就冲进坑道,把铁板一铺,推着翻斗车,排险的排险,运碴的运碴,干得热火朝天。这时山洞另一边的炮眼完成了,大家又背起工具去那边的洞口排碴。每个班都这样反反复复、跑来跑去,保证完成当天的任务。当时每个班要放12炮,每个排有一个装炮手,他们同时还担任安全员工作。有一天下午四五点钟,一班战友往山上搬炸药,走到半山腰突然山上放炮,大大小小的石块四处横飞,大家吓得把炸药箱顶在头顶上,挡住飞来的石头。事后连里专门开会总结教训,要求放炮必须告之山下,加强联系。随着施工的推进,劳动强度不断加大。起初,以排为单位实行三班制昼夜施工。后来施工最紧张时期,连部的战友也要参加施工,全连统一调配,两班三倒。每个战友从工地下来休息八小时,就又要上山施工。休息的八个小时,也常常被占了许多时间。有一个小时的天天读,有时还要一个小时的天天练。还要开荒种菜。每个班都在山坡上开垦了一块小菜园,大约都有个三、四分地,种着茭瓜、菠菜、云豆、茄子、西红柿、辣椒等。战友们大多是从农村入伍的,干起农活都是行家里手。大家利用休息时间,精心伺弄,帮助连队伙食解决了很大的问题。由于施工强度非常大,同志常常等不到开饭时间就饿了。特别是夜班,干到23点,一点劲也没有了,不停地往山下看,盼望着炊事班送饭的汽灯。施工期间,水泥、沙子和炸药等物质保障,都是师汽车连承担。运输车辆以嘎斯51汽车为主,车况比较差,经常出故障。但驾驶员常常抱怨我们修的路是大约母,不仅特别陡,而且尽是胳膊肘弯,刹车踩死也往下溜,稍有不慎就掉到沟里。解放车偶尔来一两次,基本不出故障。有一次嘎斯车来送水泥,因为转弯操作不慎,将车掉到沟里。连长组织全连下去扛水泥。吴文华力气小只能扛一袋,郑跃和却一次可以扛三袋。缷完水泥,大家又帮助把车推了上来。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施工,到8月份,坑道终于打通了。紧接着进行坑道内部的扩宽,打造房间、厕所、仓库、储水间等等。从9份开始进行坑道被覆。要先架上模板,然后进行被覆。连里统一组织,先是分段被覆,干完一段,下来休息。最后阶段,全连一起参加被覆,甚至连续几天,昼夜不停地干完才下山。9月末工程基本结束。10月以后主要是进行工程的隐蔽和最后的扫尾。炊事班的同志很辛苦,整天想着法子把粗粮细做,改善生活,伙食保障是尽心尽力的。郑跃和有一天蒸白面加小米面混和面馒头,不小心将水放多了,面发的太稀,蒸不成馒头。后来他们加上碱水,放上糖精,做成发糕。没想到歪打正着,比馒头还好吃,受到全连的热烈欢迎。发糕成了最受欢迎的伙食。炊事班长杨明才还到团里介绍过经验,各个连队都来学习取经。到了夏天,蔬菜渐渐多了起来,伙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买回来的猪肉隔天就会坏的。炊事班就在山沟里找到一处小水湾,那里水凉凉的,把肉放到水里能保存几天。但是也发生过一次食物中毒,全连都上吐下泻。团卫生队和营里军医都来了。经过紧急治疗,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炊事班每天给大家煮黄柏树皮水喝,防止发生痢疾等传染病。团一机连在双城县合影()
刚上山时,为了解决战友们的洗澡问题,炊事班陈兴隆和王炳球把汽油桶改造成洗澡桶,在伙房后面挖了一个灶坑,每天给大家烧水,组织大家轮流洗澡,让战友们感到非常舒服。天气暖和后,大家施工回来就用凉水冲洗一下。上山不久,炊事班来了一条小黑狗。它可能是从山下村里跑来的流浪狗,围着伙房就不走了。小黑狗性情很温顺,很乖,战友们都很喜欢它,常常把自己不舍得吃的东西喂养它。很快它成了大家的玩物。邹国财副连长外出也经常要带着它。艰苦的环境,温暖的干群关系,让人永远难忘。一班副班长赵俊岗,因为入党问题有些想法。副指导员刘英山找他谈话,耐心引导,入情入理。他痛下决心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入党。一次,他脸上起了疖子,跳浓发烧,疼得非常厉害,他带病坚持工作。下班后吃不下饭,就在帐篷里躺着。连长王宝树发现他没吃饭,把炊事班长批评一顿。当病号饭送来时,他感动地哭了。第二天去营部卫生所做了手术,疼了整整一周,但他始终坚持战斗在工地上。施工结束后,他就入党了。这件事让他牢牢记在心里。施工虽然艰苦,但战友们充满了活力,利用业余时间,在山坡上修建一个篮球场。尽管场地不够平整,大家施工很累,下了班还是要去打篮球。笛子、口琴是战友娱乐的主要乐器。有时连里也要教唱革命样板戏。施工期间难得看上电影。8月份团里在山下的利民大队的小广场上放映革命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全营集合看电影。因为全团是串片子,各个连队相互拉歌,大家等了许久,电影片才送到。放映期间突然下起大雨,战友们却都是兴致勃勃,冒着大雨看完电影。回来后全部成了“落汤鸡”。施工余暇,聊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天南地北的人文风情,风俗习惯,男女秘事,都是大家快乐交流的热点话题。山里有许多奇异的景色。陈年的老树根遇到雨水。就会发出一种绿色的荧光,好看极了。战友们把老树根刨出来,修理成型,在帐篷外摆成“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标语。还把黄柏树的树皮剥下来,写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标语挂在营区周围。每到夜间,老木根银光闪闪,莹火虫到处飞舞,给山里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山里的刺猬很多,常常跑到炊事班去偸东西吃。有一天夜里,小黑狗咬得很厉害。邹国财副连长开了一枪,大家以为有了敌情,纷纷从帐蓬里跑出来。原来是小黑狗咬住了一个小刺猬。在帐篷里也经常会发现小刺猬,大家拿着棍子捅着玩。有的还试图用火烧,想吃它的肉。山里的蛇也很多,主要是小青蛇,没有毒。路边、帐篷外、工地旁,随处可见。时间久了,大家都不以为然。秋天的山里是最美的季节。各种树叶先后变化,五颜六色,层林尽染,装扮得非常美丽。山里红、野葡萄、野山梨、山核桃、山榛子,还有蘑菇、猴头等各种山珍。休息时,连里要求各班集体去采摘,回来还要以班为单位称重量,操场上山核桃堆成了小山。山中到处是党参、红参、五味子、爆马子等中草药。卫生员刘正涛家里是四川祖传的老中医。他经常带着连部或炊事班的战友,到山里采药。然后把党参、沙参等晒干、研磨成粉。再用机枪弹壳制成药片,用于治疗腹泻和水土不服。这个药效果很好,很多患病战友服用后立即见效。师医院医生专程来我们连调研此事。10月中旬,副连长邹国财带着八班长郑志斌等人,到双城县农牧学校打前站,为连队归来打扫卫生,修理伙房,挖菜窑。10月24日,连队结束了玉泉工地的国防施工。随着全团行军拉练,经过三天的行程,于10月27日到达双城县。从11月4日开始,连队开始进行冬训。12月,全团为贯彻落实毛主席“”批示,开始千里战备野营拉练。我们连继续留在双城农牧学校,执行营区执勤和烧锅炉任务。年在大连纪念入伍50年的合影
作者简介:陈利民,辽宁省大连市人。年2月入伍,23军69师团一营机枪连战士,文书,班长。年3月退伍。在大连市直机关工作。现已退休。这篇文章,是年4月1日在大连纪念入伍50周年团聚时,根据一机连沈阳、辽阳、苏州、大连战友共同回忆完成的。★★★★《23军战友网》★★★★
编辑:红卫一兵
★雄师劲旅——辉煌史篇团团史(序)
★纪念团成立73周年★69师团——夜老虎团、滑雪第一团★团第二届英模大会全体代表合影★团江苏常熟战备训练、功臣照片
★再赞23军69师团二连战友团聚会
★祝贺团69年老战友50周年大庆!
★部队(69师团)的最后阶段★浓浓的战友深情……★四十余载重逢,战友之情永恒吉林省东丰县之行……
★年冬季野营拉练
★弘扬二〇六团的崇明岛精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