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举动
都会伤害到听力
文
轩轩妈
本文由亲宝宝原创首发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是全国第22次爱耳日,耳朵对我们的重要性就不用轩妈说了,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有三千多万的儿童患有中度及以上听力障碍。
而且孩子一旦听力受损,不仅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也会非常大,而且最最令人担心的是,听力损伤一旦出现,往往不可逆!
孩子的听力敏感而脆弱,在照顾孩子时,很多你不经意的举动可能会无意中影响了孩子的听力,可能等父母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而且,听力一旦受损,对孩子之后的生活、学习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孩子听力的正常发育,父母们要特别注意避免下面这6种因素。噪音使用发声玩具、电视、手机,以及吸尘器、吹风机、搅拌机等有声音的家用电器时,如果音量控制不当,就会形成噪音影响孩子听力。如果带孩子去人多、噪音过大的场合,比如市场集会、烟花表演、体育赛场、亲朋婚庆、电玩城等,可能会伤害他的听力。建议:买发声玩具的时候,要选择可以调节音量的,给孩子玩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音量调得太高。如果孩子要看电视或者使用手机,要把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并且要离孩子的耳朵远一些。使用其他会发出噪音的家电时,使用时间不能太长,最好远离孩子。尽量少带孩子去噪音过大的场所,如果不得已要去嘲杂场所,也可以考虑给孩子戴一副降噪耳罩来保护他的听力。中耳炎中耳炎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有研究报道称,小于5岁的孩子有90%都得过急性中耳炎,2岁以内是中耳炎最高发的时期。因为人的耳朵到鼻咽部有一条通道,叫“咽鼓管”,2岁以下的孩子咽鼓管更短、更宽、更平直,鼻咽部的分泌物,或者食物呛咳积聚在鼻咽部,容易引起中耳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敬前程介绍,近年来,医院接诊的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激增,其中很多患儿都有腺样体肥大的问题。腺样体是鼻咽部的淋巴组织,位于鼻咽部顶壁和后壁交界处。如果腺样体肥大,会堵塞鼻窦,鼻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容易逆行至中耳,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产生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对于还在吃奶阶段的孩子,不要让他平躺着喝奶,而是要让他的身体倾斜,头比身体高一些,喂完之后竖抱、给他拍拍背,能防止发生呛咳,避免因为平躺喝奶引发中耳炎。最好不要长期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细菌、病毒从鼻咽部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建议宝宝6个月以后逐渐减少安抚奶嘴的使用时间,1岁后戒掉安抚奶嘴。家里的大人应该戒烟,至少要做到不在家里吸烟,被动吸入二手烟或者空气质量较差也会增加孩子得中耳炎的风险。掏耳不当人的外耳道呈弧形弯曲,用肉眼很难直接看清耳屎的位置。同时,孩子的外耳道皮肤非常娇嫩,皮下组织稀少,加上孩子好动,无法配合。如果爸爸妈妈自行给他掏耳朵,很难把握力度和深度,容易戳伤外耳道,导致外耳发炎、水肿、渗液,甚至形成外耳道疖肿。更严重的,还可能戳伤鼓膜。这些对耳朵的伤害,都可能损害听力。建议:如果耳朵里有耳屎,会在在咀嚼、说话、走路、打哈欠时,随着下颌和外耳道软骨的运动,加上耳道皮肤上的茸毛推动,耳屎会从耳道内部向耳道口转移,这时它通常会变干、变薄并自动从耳道中滑出,不需要定时去掏。如果你发现孩子耳屎太多影响了听力或引起了疼痛不适,或者耳朵里有不容易掉出的油性耳屎,不要自己给他掏耳朵。医院找专科医生处理,由于婴幼儿不能配合医生掏耳朵,所以医生可能会用滴耳液软化耳屎,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出来。错误擤鼻涕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擤鼻涕的时候,习惯两侧鼻孔同时擤,这样容易把鼻子里的细菌挤到鼻腔深处,甚至耳朵、眼睛里,可能会引起鼻泪管炎、鼻窦炎、中耳炎,中耳炎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建议:擤鼻涕的正确做法是:先闭上嘴巴,轻轻按住一侧鼻翼,然后轻轻用鼻子向外吹气,把另一侧鼻孔里的鼻涕擤出,擦干净。一侧擤完后,再擤另一侧。家长可以示范给宝宝看,让孩子模仿着练习。耳机使用不当使用耳机时间太长、音量太大也会伤害孩子听力。建议:关于几岁可以用耳机,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一般是不建议孩子使用耳机的,除非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周围人都在休息,而这时孩子想听音乐,为了不把音乐外放干扰他人,可以考虑用耳机。给孩子购买耳机时,尽量选择带有降噪功能的头戴式耳机。使用时,要限制音量不超过播放器最大音量的60%,而且每天使用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每次最多听15~20分钟就休息几分钟,让耳朵放松。服用了有耳毒性的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毒性,对孩子的听力损害很大。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因用药不当,中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致聋。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05年春晚的《千手观音》,21位有听力障碍的演员中,有18位是因为药物导致的耳聋。其中领舞的邰丽华,两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之后耳朵丧失了听力功能。建议:孩子生病时,家长不要自行给他服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并且在给孩子吃任何一种药之前,都要查看药品说明书里有没有关于婴幼儿的注意事项。有些父母认为,只要孩子通过了听力筛查之后就不会有问题了,其实不是的,我们还是要多注意观察他的听力情况。当孩子的耳朵里有分泌物流出或异常气味、经常拉扯或拍打耳朵,你需要及时带他看医生。此外,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说明听力可能有问题:满月时还没有出现惊跳反射,即当周围声音变大时,不会突然抖动、伸展手脚。3~4个月时不会把头转向声源,不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满1岁后还从未发出过类似baba、mama、dada的声音。如果孩子会说话了,当他告诉你耳朵里有嗡嗡、斯斯等响声(耳鸣),耳朵里很闷或者有被堵住了的感觉时,或者经常会调大音量听音乐、看电视,则说明听力也可能出现了问题。世卫组织马丁博士在采访中表示:"60%的儿童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我们可以通过细心照料,避免会造成听力损失的感染。”所以,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