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灸法的作用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灸法的作用显著.应用范围广泛,对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科的疾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其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如关节疼痛以及痛经、闭经.寒性腹痛.腹泻。
(2)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用于乳痈初起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
(3)温补益气可阳固脱:用于治疗阳气虚脱而出现大汗淋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虚脱证.以及遗尿、脱肛、阴挺等证。
(4)预防疾病.保健强身:常灸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灸法适应症广泛,疗效显著,在临床操作和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体质.病情选用适宜的灸法.须事先征得患者的同意。
2.在施灸时,要严肃认真,以免引起烧伤及烧坏衣物。
3.施灸的顺序:-般先灸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腹部.先灸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阴经,这是-般的原则.特殊情况.灵活掌握。
4.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直接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5.对昏迷及肢体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并避免烧伤。
6.-般情况下,凡初病体质强壮者艾炖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在腰、肩背.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四肢末端不可多负。妇儿施灸时壮数宜少宜小。
7.防止晕灸。晕灸虽属罕见,但施术者亦应注意。施灸病人,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手冷脉细、血压降低,甚至晕倒等症状时,是为“晕灸”。应立即停止灸治,让病人平卧,急灸双侧足三里,即可平复。
8.施灸完毕。须将艾条或艾炷彻底灭熄.以免引起火灾。
艾灸百问百答:
六、感冒怎么灸?
灸大椎,效果非常快,大部分患者灸一次就可以治好。患者低头在颈椎部最高点的第七椎处找“大椎穴”,再将不锈钢灸盒用毛巾包好,赛在衣服领子里或用松紧带固定,大椎穴要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有汗微出效果最好。
懿一健康文化提醒:如果想学习艾灸就每日来打卡学习吧,每天更新,记得分享哦!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中若涉及配方针灸等技术,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
转发到朋友圈吧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