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铜针刺
来源
小檗科植物拟蠔猪刺等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生于海拔~米的山坡、路旁及林缘。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晒干或切片晒干
功效作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有毒。归肝经、胃经、大肠经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稍扭曲,有少数分枝,长10~15厘米,直径1~3厘米。根头粗大,向下渐细。外皮灰棕色,有细皱纹,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不平坦,鲜黄色,切片近圆形或长圆形,稍显放射状纹理,髓部棕黄色。气微,味苦
药理研究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升高白细胞,具有降低血压、负性肌力作用,舒张冠脉血管,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实验性矽肺具有防治作用,有抗肿瘤作用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配伍药方①治黄疸:三颗针茎15克。煎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暴发火眼肿痛:三颗针30克,车前子、光明草、菊花各9克,龙胆草12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
③治喉痛:三颗针30克,山慈姑、雪胆各9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
④治湿疹、疖肿:三颗针2份、滑石4份、青黛2份、生石膏4份。凡士林调制成25%软膏,涂擦患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中药查询网
图片:99健康网
版权声明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