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焰夏日有什么好的运动方式呢?
跑步满身大汗、健身房又太无聊,于是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游泳。
游泳——放松身心与强身健体的完美结合。
工作一天的劳累,应酬一天的疲惫,学习一天的紧张,都可以在水中尽情释放。除此之外,游泳还能增强心肌功能,增强抵抗力,有助于减脂且耗氧量相对其他运动低,是夏天消暑运动选择之一。
但是在游泳过程,一旦不小心注意防范,经常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游泳病”。
常见的“游泳病”1、游泳池性结膜炎
游泳池性结膜炎是游泳时容易多发的一类眼部问题,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其中感染性结膜炎主要是由于水质不干净,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数量过多而引起的,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一些本身就患有结膜炎的患者下水游泳导致病菌传播造成的。这些致病因子包括病毒、细菌和衣原体性等,其中衣原体性结膜炎就是我们常说的沙眼。
非感染性的结膜炎则是因为消毒剂诱发的过敏和刺激引起,游泳池内的水没有充分消毒,水中残留的游离性余氯过多,或是水中有螨虫都会引发非感染性的结膜炎。
2、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是我们俗称的“红眼病”,其自觉症状常有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发痒和流泪等。
体征常有:
①结膜充血和水肿;
②分泌物增多;
③结膜下出血;
④乳头增生;
⑤滤泡形成;
⑥膜或假膜形成;
⑦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其病因主要是游泳过程中的细菌、病毒等诱发物引发的感染,属于感染性的疾病。
市民一旦游泳后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最好停止游泳,不然不仅会加重病情,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而家中一旦有人出现红眼病,毛巾、脸盆等用品必须分开使用。
为防止眼类疾病,建议游泳时要佩戴密封好的护目镜保护眼睛。
3、中耳炎
夏天游泳时,外耳道上皮层被水浸泡,会发生软化和肿胀,角质层被破坏,抗感染能力明显减弱。此时,外耳道皮肤若有破损,易被致病菌入侵,造成外耳道炎。
注意事项:
①保证泳池水质干净;
②注意个人耳部卫生;
③游泳过程中,尽量不做大动作游泳(如跳水),避免呛水,导致倒吸;
④鼻子若不慎进水,应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随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以免擤鼻方法错误导致污水和微生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
⑤戴耳塞;
⑥用棉签轻微擦拭耳道。
这些预防措施你知道吗
对于预防“游泳病”首先要注意的是水质问题,在选择游泳场所时,要选择有营业许可证卫生达标的游泳场所。
同时自身预防是关键,在个人游泳前应该取得相关的健康证明,进入泳池前应淋浴且做好准备运动避免肌肉拉伤,佩戴合适的游泳装备。游泳前如有开放性伤口且未愈合的,禁止下水,避免发生感染。
游泳时间建议选择清晨和傍晚,以免晒伤,若在阳光下游泳,最好提前擦上防晒霜。女性应避免穿着泳衣到处乱坐,如需休息,不妨垫上一条干净的浴巾,避免让皮肤直接接触地面,防止感染霉菌。
在游泳结束后应当尽快彻底清洗全身。同时也要注意,游泳过程中及游泳后如发现不适,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wedysyzl/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