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抗病毒胶囊的临床应用
最近天气寒冷、空气质量持续较差,感冒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老年人及儿童。感冒大多数和病毒感染以及个人免疫力低下有关,鉴于这种情况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抗病毒、防治流感中成药----辅仁抗病毒胶囊。
一: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病: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2、流行型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特点为: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3、腮腺炎:
腮腺炎以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可以一侧或两侧为主要表现。病因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性炎症肿大等。最常见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还可见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4、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除手足口病会引起发烧外,更多婴幼儿的发热是由普通感冒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得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除了发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滴水不进。这些症状没有特效药,医生一般是对症处理,比如当孩子出现脱水症状时进行补液,并开出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抗病毒的作用。对发烧并出现口腔疱疹的孩子,喂食后更加要注意口腔卫生,给孩子漱口,避免细菌从溃疡的伤口进入,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
1、板蓝根,性寒味苦,入心、胃经。主要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抗菌抗病毒作用: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板蓝根、大青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有人认为是靛甙。
2、石膏,性大寒,味甘,辛。入肺、胃经。主要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1.解热作用;2.消炎作用;3.提高免疫力;4.抗病毒作用。
3、生地黄,性寒味甘,入心、肝、肾经。主要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1、提高免疫力;2、抗炎和降温作用;3、强心、降压和利尿作用;4、 保肝、降糖、补血作用。
4、广藿香,性微温,味辛,入脾、胃、肺经。主要功能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抑菌作用广藿香对白色含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霉等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广藿香叶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的生长也有定的抑制作用。其鲜汁滴耳(4滴/次,每日3次)能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性实验性豚鼠外耳道炎。广藿香酮能抑制青霉菌等霉菌的长,可用于口服液的防腐。
5、连翘,性微寒,味苦。入归肺、心、小肠经。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连翘在体外的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为银翘散中抗菌之主要成分。对多种病毒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6、芦根,性寒,味甘,入肺、胃经。主要作用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
7、郁金,性寒,味辛,苦。主要作用是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8、石菖蒲,性温,味辛,苦,入心、胃经。主要作用是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安神镇静,抗惊厥,降温作用。
9、知母,性寒,味甘,苦,主要作用是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知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2、解热作用。
综上所述,全方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细菌、退热、止痛、提高免疫力、镇静等药理作用;因而临床可用于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症。
从中医辩证来说,全方可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作用,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时行疫毒等病症;具有清热凉血祛湿,而不伤阴的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yxrubber.net/zyzlwedy/5714.html